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北宋神宗熙丰时期的货币政策目标除财政及货币本身之外,还寓于了抑制聚敛的内质,而废铜禁、削钱法及以券代币等措施对缓解"钱荒"具有重要作用.该时期的货币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流弊.探讨这一问题,可以为研究中国古代货币政策提供一个较切实际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2.
仝鲁闽 《文史哲》2003,1(1):130-135
宋元时期货币形态的多样化 ,以及金属货币与纸币在流通中的地位与作用的消长演变 ,既为货币金属主义的发展 ,又为货币名目主义的兴起提供了条件。金属主义学说侧重于货币本质中的商品性问题 ,反映了金属货币流通时期的阶段性认识 ,而名目主义学说侧重于货币本质中的社会性问题 ,经历了一个从强调兑换到强调政府信用、从强调称提之术到注重信用制度建设的认识深化过程 ,同时也注意到信用授受双方的互动与协调 ,使其对货币本质观的探求与思考更加深入 ,也更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3.
略论孔子的诚信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的诚信思想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之上的。在孔子思想中 ,诚信是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 ,是政府取信于民的枢要 ,也是培养君子人格的重要内容。孔子强调诚信的力行意识与实践品格 ,强调追求诚信的目的是为了求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