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几百年来,“人性论”、“人道主义”作为资产阶级鼓吹自已代表“全民”的遮羞布,理应受到必要的批判。但是,在“人性”和“人道”的问题上,并不是只有资产阶级的一家之言,更不是所谓马克思主义不讲人道,不谈人性。其实,马克思主义有自己真正科学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只不过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与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有着本质的不同罢了。从历史上看,关于探索人的本质是什么的人性论,在马克思主义以前,早已众说纷纭。我国先秦时期的孟子主张“人性善”。荀子主张“人性恶”。孟子的学生告子主张“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告子》上)。汉代的董仲舒提出“性三品”,把人性分为三类,即不教而能善的“圣人之性”,虽教也难为善而只能为恶的“斗筲之性”,  相似文献   
2.
世界观从来都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存在着,任何阶级之间的斗争必然要反映在世界观的斗争上;阶级斗争的历史演变决定世界观斗争的内容。资产阶级按照他们的世界观建立起资本主义社会,并利用他们的世界观,维护其压迫、剥削人民的阶级利益,阻止历史向前发展。现在,无产阶级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建立没有压迫与剥削的社会主义社会,进行“兴无灭资”的社会主义革命,把历史不断推向前进,无产阶级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