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5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1.
浪漫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均为西方人文领域的重要思潮,对学术界和社会各领域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者的交汇点在于共同致力于对启蒙运动的批判,因而具有极大的相似之处。但是,浪漫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存在着诸多显著差异,以故对其进行梳理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2.
沃尔什与伽达默尔都是西方近现代著名的哲学家,沃尔什分析的历史哲学是对历史学的二级反思,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根植于时间性或历史性。就两位哲学家作比较,可以透过不同而发现两种理论的一些共同的光辉。  相似文献   
3.
意象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它也成为中国现代美学阐释的对象,并且转化为现代的美学范畴,演变成中国文论话语建构的核心概念。中国现代美学中的意象概念阐释与意象理论建构是多元化的,大体可以归纳为三大理路,即中国古典美学理路、心理学理路和现象学理路。第一条理路基于中国美学传统对意象进行阐释,它还原了意象范畴的本源意义,明确了意象的基本性质以及在中国美学体系内的位置、与其他范畴之间的关系,为意象范畴进入现代美学体系奠定了基础。第二条理路是对意象概念做心理学的阐释,它揭示了意象的心理学内涵,使得意象概念具有科学性,确立了审美意识在一般意识结构中的定位,为心理学美学乃至于一般心理学的拓展提供了新的可能。第三条理路是对意象范畴做现象学的阐释,它揭示了中国美学的现象学特性与意象理论的哲学根据,为审美现象学的建立甚至一般现象学的发展开辟了新路。意象研究的多元理路,证明了意象范畴内涵的普遍性和深刻性,它可以沟通古今、中外美学,为现代美学建设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4.
此在和本有是海德格尔前后期哲学的两个关键性概念.从此在到本有的转变体现了海德格尔思想本身的发展脉络,即从生存论到存在论的转变.前期海德格尔的存在的含义是“是”,这是一个形而上学概念的残留.他从生存论出发,试图通过此在的向死存在获得本真自我,通过良知和先行的决心把握存在的意义,但最终未能成功.后期海德格尔抛弃了以此在领会存在意义的思路,提出了“本有”这一概念,实际上替代了存在概念.他用本有的时间—游戏—空间、本有之道说分别代替此在的时间性、话语性.作为源初的给予性,本有聚集了天、地、神、人,表达了人与世界的共属一体,具有超越性和主体间性,使存在的意义显现.  相似文献   
5.
尽管人们对柏拉图式恋爱耳熟能详,但是其内涵却时常遭受误解。结合柏拉图的《会饮篇》与《斐德罗篇》,从美、善、真方面对柏拉图式恋爱进行三维解读可以完整呈现其内涵。作为真善美统一的柏拉图式恋爱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它驱散痛苦的阴霾,实现了生命的艺术化;它冲破现实的束缚,实现了生命的自由化;它获致形而上的品格,实现了生命的超越化。柏拉图式恋爱可以使人类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上。  相似文献   
6.
为加深对国际组织各种决策机制的认识,促进国际社会的合作和国际法律秩序的发展,运用比较研究方法对国际组织投票表决制的类型与利弊以及协商一致决策机制的特征与利弊作了细致的分析。分析认为,投票表决制包括平权表决制和加权表决制,有利于发挥主权原则,促进高效合作,但是容易导致集团对抗和牺牲公平;协商一致决策机制具有兼容并包和多赢互利的优点,但是由于时间较长而容易陷入僵局,只有综合采纳各种决策机制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体论是哲学的基础,哲学史是对此基础的数次拆解与重塑。古希腊哲学是实体本体论,实体是存在的第一范畴。中世纪哲学是以上帝为最大实体的实体本体论。近代哲学分化为两股力量,一方面是唯理论者以及早期经验论者对实体本体论的坚持,另一方面是其他经验论者以及康德对实体本体论的逐步解构。现代欧陆哲学抛弃了实体本体论,建立了实存本体论,但因为实存的现实性,缺乏超越性存在的依据,无法解决存在的意义问题。以往哲学本体论的缺陷并非本体论自身的问题,后现代哲学完全抛弃本体论,走向另一个极端。当代哲学应该在新的基础之上重构新的本体论,重新定义存在的概念,进而建立新的现代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8.
米德在其著作《心灵、自我与社会》中,勾勒出自己有别于传统观点的社会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轮廓,主张从行动、社会交往出发研究心理现象。在此从该著作出发,就米德的"自我"概念进行分析,重点说明了自我的产生、发展阶段以及结构层次,并指出其对当代哲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默顿是美国当代著名的科学社会学家,他关心科学和社会的互动关系,考察了与现实大社会相对的小社会,即科学共同体中的体制与结构。本文以其著作《科学社会学》为依托,对评议人制度进行了阐述与分析,涉及评议人角色、评议人匿名制与公开制及其各自利弊,以期抛砖引玉,引起学术界对当前国内科学评价体制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