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0篇
综合类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任先大 《云梦学刊》2006,27(1):34-36
唐湜诗歌评论的理论价值主要凸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新诗的形式问题上,主张寓自由于格律之中,通过节奏与韵律来制约自由化,把自由化与格律化辩证统一起来;二是在新诗的审美追求上,认为新诗诗美的化境是走向意象的凝定;三是对诗歌含蓄美的倡导和肯定。这三个方面对于新诗的建设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北美汉学界的《沧浪诗话》研究在主体构成上包括华裔族群和本土学者两个群体。华裔族群的代表人物是刘若愚、叶维廉、叶嘉莹、欧阳桢等人,本土学者的代表人物是加拿大的林理彰,美国的宇文所安、费维廉等人。整体上看。华裔族群的研究凸显出如下四个主要特点:一是注重影响研究,包括严羽诗论对前代文论的承传及其对后代文论(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影响;二是对严羽诗论系统中“以禅喻诗”批评方法及“兴趣”、“妙悟”等概念进行了阐释:三是方法上移西释中和中西对话并用;四是注意吸纳中国和日本“严学”家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清代联学大师梁章钜秉承师说,认为楹联作为一种具有独立意义的文体肇始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实际上,唐代才是楹联的真正产生时期.楹联产生于唐代,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梁章钜还对应制联、庙祀联、寿联、挽联、切姓联及集句联等楹联子类的起源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国内严羽研究述评(上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前50年国内严羽研究的代表人物有郭绍虞、朱东润、方孝岳、胡才甫、朱自清、钱钟书及罗根泽等人,其严羽研究所取得的成就主要有三:一是对严羽诗论所受前代文论的影响及其对后代文论的影响作了不同程度的考察;二是对严羽诗禅说的"特见"进行了初步探讨;三是对严羽诗学理论中的"兴趣"、"妙悟"及"气象"等概念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5.
20世纪海外的严羽研究主要指德国、日本及北美的严羽研究,各自的代表人物分别是京特·德邦和卜松山、船津富彦和荒井健及叶嘉莹、刘若愚和宇文所安等人.从整体上看,其特征有三:一是注重对严羽诗论所受前代文论影响及其对后代文论影响的研究;二是注重从不同的角度和方位进行研究;三是注重吸纳中国严学家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7.
北美汉学界对严羽及其《沧浪诗话》的阐释以加拿大和美国为中心,形成了华裔族群和本土学者群体。前者的代表人物是刘若愚、叶维廉、叶嘉莹等人,后者的代表人物是林理彰、宇文所安及费维廉等人。整体上看,他们的阐释主要针对:一是以禅喻诗、兴趣、妙悟、入神、气象等严羽诗论本身的构成要素;二是严羽诗论与道家、儒家及佛教禅宗的联系;三是严羽诗论所受前代文论影响及其对后代文论的巨大影响;四是严羽诗论与西方文论的相通之处。他们的阐释不足之处有二:一是对以禅喻诗太过于纠结;二是将严羽诗论与西方文论进行跨文化比较,未能深入。  相似文献   
8.
任先大 《云梦学刊》2007,28(2):94-96
“切”是我国传统文论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它不但用于诗话、词话、曲话和文话,还更集中、更普遍地用于联话这种传统文论体式之中。就联话而言,无论作为审美标准还是作为创作法则,其意均指楹联的内容与题目或者题咏对象切合、符合、相宜、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9.
吴恭亨《对联话》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一部具有理论价值的联话著作。它的理论价值主要凸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一是提倡创新 ,反对蹈袭雷同 ;二是进一步强调楹联创作要“切题” ;三是明确提出了写景“三原则” ;四是重视联作的思想内容 ;五是崇尚自然 ,反对雕饰。  相似文献   
10.
任先大 《云梦学刊》2003,24(6):81-83
梁章钜《楹联丛话》是中国楹联史上第一部联话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文论史上一部具有理论意义和价值的联话。它的意义和价值主要凸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搜集保存了大量历代联作;二是对楹联的起源、演变作了有价值的考证;三是初步建立了楹联分类体系;四是对楹联作品的艺术美作了可贵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