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章太炎的文学复古与鲁迅文学的发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五四"时期"文学革命"的思想发源地,清末的文学复古主义思潮以异常丰富的思想资源参与了中国现代文学基本性格的生成。尤其是章太炎以国粹为中心的文学复古主义思想,秉持"自性"、"自心",致力于重建民族固有的生活样式和文化形态,为现代中国提供了一种立足于民族内部寻求文化复兴力量的思路。《民报》时期,在章氏富有生命质感的思想启发下,鲁迅对中国传统与现代西方的理解、体验愈益成熟,他把主观精神作为西方文明之本,并由此走向中国文人传统的反面——民族内面生活。他文学中无所不在的复仇情绪虽然注入了现代西方的反抗精神,但更主要的是源自长久压抑在中国正统文化之下的不平之气,这就在文学样式下对《民报》时期反复申辩复仇正当性的章太炎作了一个并不遥远的呼应。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禅宗语言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对其进行语义、语法、修辞等各个方面研究的成果层出不穷。正如公认的语言系统是由组合和聚合两大关系推动的一样,禅语问答中也存在类似的系统,由此衍生出丰富的禅籍语录。本文以《传灯录》为研究对象,来描述禅语问答中的组合和聚合关系,并用二十世纪末兴起的认知语言学及其相关理论对禅语问答进行解释和探究。  相似文献   
3.
今年四月中旬,中国史学会在北京召开了首次学术年会。本届史学会理事会主席团成员周谷城、白寿彝、刘大年、邓广铭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领导人夏鼐、张友渔、梅益等,及二百多位史学界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