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科斯和斯蒂格利茨这两位经济学家先后荣获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的经济理论对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都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在两个经济王朝中,关于有些问题的研究出现了交锋:科斯认为产权明晰和私有制是经济产生高效率的保证;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没有政府干预的市场,可以实现有效率的资源配置。针对这个问题,斯蒂格利茨却持有相反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何媛 《生存》2020,(12):0117-0117
初中时期的学习,是学生个人教育生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有利于学生的成人、成才、成功。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是学生一个必不可少的技能,对学生未来更好接受全面教育,都至关重要;写作作为英语学习的一项重要的板块,良好的英语写作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自信及英语综合素质。因此,对于广大初中英语教师提出了迫切的要求,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加强英语写作方面的专业训练,注重基于思维品质培养进行初中英语写作,科学高效的对学生进行全面提升,笔者将结合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经验,以初中英语冀教版为例,浅析如何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3.
由于“李约瑟难题”的陈述本身存在问题,因此无法对之作出合理的解释。基于这一考虑,我们把“李约瑟难题”修改为“半李约瑟难题”和“广义李约瑟难题”,以便对之作出合乎逻辑的、统一的解释。这一解释表明,不同国家在科技、教育、政治、经济、学术等方面的差异盖由文化传统或文化基因的不同所导致。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始终将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初心和重要使命,坚持带领人民群众同贫困作斗争,形成了脱贫攻坚精神。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带领全体人民同贫困作斗争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各个阶段坚持带领全体人民摆脱贫困,并最终夺取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从任务主线看,中国共产党始终将解决贫困问题作为重要工作;从反贫困内容看,始终重视扶志与扶智相结合;从反贫困领域看,始终将农村作为贫困治理的重点;从反贫困方法看,始终注重用发展的办法反贫困;从反贫困主体看,始终坚持构建大扶贫格局。但消灭绝对贫困不是反贫困事业的终点,中国共产党将继续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和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懈奋斗,开启反贫困事业新阶段。  相似文献   
5.
何媛 《理论界》2011,(2):94-95
社会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理论和一种制度。然而,20世纪末社会主义阵营随着苏联"超级大国的哄然倒趴"而黯然退出历史舞台,全球化的时代随之到来。该怎么来看待东欧剧变?本文将在马克思主义语境中解释东欧剧变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何媛 《理论界》2010,(12):103-104
历史唯物主义自诞生以来对研究社会和历史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人文社会科学作为一门科学的、专业的学科,同各领域学科一样具有自身研究价值规律。因此,在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中,历史唯物主义同样具有重大的方法论意义。本文致力于从历史唯物主义观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根基和在此根基上培养问题意识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情节是一个故事中十分重要的元素,探寻大班幼儿诠释图画书情节的特点,可为成人指导幼儿图画书阅读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选用《鲸鱼》《青蛙参加晚宴》两本图画书为阅读工具,主要运用访谈法和作品分析法两种方法对台北市19名大班幼儿进行资料收集,资料收集完毕后使用CHILDES协助资料编码与整理,最后对资料从事件次序和事件经过两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第一,大班幼儿的诠释模式呈现“西瓜纹”样态;第二,大班幼儿的诠释注重外显行为;第三,大班幼儿的诠释饱含个人色彩;第四,大班幼儿以不同的方式诠释图画书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据此,提出教育建议:第一,积极引导幼儿健全故事情节;第二,引导幼儿梳理故事逻辑;第三,给足幼儿思维材料,提供充足的表达时空;第四,提供给幼儿多种诠释方式,进行多元评价。  相似文献   
8.
9.
军人战场投降罪存废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人战场投降罪是在特殊环境下通过立法而成为罪名的,学者们一直有所争议。并且中国几千年的立法实践中,直有秦汉才有这一罪名,成熟的隋唐立法已经删去了这种过于偏激的立法;其次,军人战场投降罪与我们党和国家正在摸索和实践中的以人为本的政策也是不相融和的;同时在刑法学理论上,因为军人受到最狭义的胁迫,不应有自由意志,因而不应承担刑事责任,也不构成犯罪;这种追究军人战场投降罪使我们对待志愿军战俘上有着错误的教训,这种罪名也与世界各国的立法存在极大的反差,也使我国蒙受舆论上的损害,因此,作者提出删除或修改军人战场投降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