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假释制度符合行刑社会化的潮流和趋势,对实现刑罚的目的来说,它有积极的功能,也有副作用。传统的假释奖励观不利于假释制度应有功效的发挥,要从根本上克服假释的负作用,必须树立假释权利观。  相似文献   
2.
经济自由与国家干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自由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任何法律制度都必须加以保护的自由。国家干预是实现经济自由的手段,但它应被置于宪法和经济法的授权范围之内。经济自由和国家干预的平衡在于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其实现路径就是有限政府和经济法治。  相似文献   
3.
通过黑社会性质组织解决纠纷的方法在本质上是与我国主流的、正式的、合法的解决纠纷方法相冲突的,黑社会性质组织介入社会纠纷的解决是一种非常态的存在,是社会纠纷解决机制的毒瘤.本文认为通过黑社会性质组织解决社会纠纷的非法方式具有非法性、隐蔽性、破坏性和暴力性等特征.在分析了通过黑社会性质组织解决社会纠纷的非法方式形成的社会原因和文化原因等之后,提出了根除通过黑社会性质组织解决纠纷非法方式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政策性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的价值在于正义、保证农业安全和保障农村的稳定、有序。实现政策性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的价值,需要国家的干预与介入。实现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的价值应当采用以下原则:非营利原则、政府扶持原则和强制保险与自愿保险相结合原则。  相似文献   
5.
美国农业保险计划的快速发展使得反欺诈、滥用和浪费比以前任何时候更重要和更具挑战性.为了防止和根除农业保险中的欺诈、滥用和浪费,1994年联邦农作物保险改革法、2000年农业风险保护法和2002年不当支付信息法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农业保险中的欺诈、滥用和浪费进行法律规制.其中提高联邦农业保险计划的完整性和依从性制度;农业保险计划遵守度和完整性的年度报告法律制度;错误、遗漏和失败的通报制度;确保农业生产者的信息一致性制度;信息共享制度;对非服从性程序和欺诈进行惩罚的制度;赔款的双重约束制度等成为反欺诈、滥用和浪费的最关键的法律保障措施.这些制度对我国当前的农业保险试点和将来的农业保险立法都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基本培养基1/2MS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杂环脲类植物细胞分裂素(CTK),对桉树组培苗不定芽增殖进行应用试验研究,结果表明:CTK0.5 mg/L、1.0 mg/L、2.0 mg/L、5.0 mg/L和对照CK(1/2MS 6-BA NAA)在培养3周后使桉树组培续代芽增殖率分别为654.2%、540.0%、325.0%、307.1%和316.7%.说明CTK可以代替6-BA进行桉树组培苗不定芽增殖,提高桉树组培苗的出芽率,并能使长出的芽变得粗壮,继代芽叶片增大,其中浓度为0.5mg/L时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摘要]公民参与农业保险监管是农业保险本质属性的必然要求。公民参与农业保险监管有着充足的社会和宪法基础。公民通过多种切实可行的方式真正、有效地参与农业保险监管能使农业保险监管规则的制定更加科学化和民主化,确保其被有效遵守和实施,最终保障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论通过黑社会性质组织解决社会纠纷非法方式的根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黑社会性质组织解决纠纷的方法在本质上是与我国主流的、正式的、合法的解决纠纷方法相冲突的,黑社会性质组织介入社会纠纷的解决是一种非常态的存在,是社会纠纷解决机制的毒瘤。本文认为通过黑社会性质组织解决社会纠纷的非法方式具有非法性、隐蔽性、破坏性和暴力性等特征。在分析了通过黑社会性质组织解决社会纠纷的非法方式形成的社会原因和文化原因等之后,提出了根除通过黑社会性质组织解决纠纷非法方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