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1篇
综合类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九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民族学在西欧与北美兴起,不少民族学家开始探讨文化发展的规律,并形成了各种流派。按三个历史时期划分,主要的学派是:十九世纪的古典进化派;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传播学派、美国的博厄斯学派;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背离族体心理学派,进化主义的复兴学派,传播主义的维也纳学派等;虽然他们是用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来考察文化,但对我们今天研究文化变迁、文化的内在矛盾运动,还是大有启迪的。  相似文献   
2.
西方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大致经过三个阶段:二十世纪初古典科学管理理论;二十年代以后的人际关系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当代管理理论。每个阶段出现了许多理论家及学派,X、Y、超Y理论是贯穿于三个阶段的较有代表性的理论。美国  相似文献   
3.
康有为的功利主义伦理文化观何金彝中国是世界上伦理文化最浓重的国家,其深沉的伦理文化不仅覆盖东亚,而且辐射南亚及其周边国家。这种传统伦理文化曾经是构建中国社会的基因和维系中国人感情的精神纽带。孔孟儒家制作的以“崇义抑利”为核心的伦理观念,是自然经济农耕...  相似文献   
4.
人类的发展实际上是智能的发展,加强对智能的发掘,将关系到每一个个体、国家以至整个人类的未来。一、智能学正在产生与发展之中 一个世纪以来,不少心理学家研究人的智能,研究个体身上的智能差异问题。法国的比内与西蒙设计了第一个智能测试法。20  相似文献   
5.
康有为的政治改革与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变革中国政治的理论支柱之一是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他依据孟德斯鸠学说构建的新“政体”,是从改革清朝的官制作突破口的.地认为改变政体,也就是“变官制”与“正定官制”为同义语.他说:“凡百政事,皆待官而始行.”因此,变官制为变法之本,是变法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苟官制不改,以数千年积弊之衙门,只  相似文献   
6.
在研讨康有为辩证思想的众多论著中,许多哲学家界定他是继承中国传统的变易思想,糅合西方进化论的观念,形成了唯心主义的庸俗进化论社会观,这一论点几乎覆盖了所有中国近代史著的空间.如果我们对康氏的哲学观,辩证观和历史观作一全面综合分析,就不难发现康氏并没有在变易的河边止步,也没有在庸俗进化的山前徘徊,而是突破了变易论的城池,向全变论的层面攀登,涉过庸俗进化论的河流,走近创造进化论的新岸.  相似文献   
7.
康有为的重智思想何金彝康有为在向西方寻找真理的过程中,认识到西方社会是以智利为中心的理智型社会,中国社会是以仁义为中心的伦理型社会。西方国家大开民智而国富民强,中国统治者以礼义为干城而无以御侮。他为了挽救垂危的祖国,恢复华夏之声教,对智的概念进行了新...  相似文献   
8.
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根本利益,通过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来实现其政治目标的政治组织。政党制度亦称政党政治,是指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政治制度。它是统治阶级实现其政治统治的一种方式。中国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制,美国实行共和党与民主党轮流执政的政党制。下面试对这两种不同制度  相似文献   
9.
卡西尔是马堡学派的新康德主义在二十世纪的代表人物。马堡学派把康德的见解应用到自然科学的理解上,强调每一种必然知识的先验的性质。卡西尔的《人论》不研究旨在发现“实在”的本体论,他象康德那样,不是研究客体,而是研究我们认识客体的方式。他进一步扩大康德“批判方法”的应用范围,把康德的“静态的”理性批判改造成“动态的”文化批判,把康  相似文献   
10.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流亡海外,亲眼目睹了科学技术改天换地的巨大威力,转而提倡物质救国,呼吁科学兴邦。他认为欧洲文明发源地是英国,英国物质文明首倡者是培根。因而他讴歌培根是实验学派的先驱,拨千年黑暗而致万里光明,推动欧洲从中世纪进入近代世界。康有为受到培根《新工具》批判道德哲学的思想启发,指出中国积弱原因之一亦在于重道德而轻物质科学。他模仿培根《新工具》著《物质救国论》一书,走近了培根的科学论,标志着康氏从政治道德救国论向物质科学救国论的思想转型。康有为接受了培根把人的力量拓展为知识的力量能改变人类命运的论断,认为西方文明先进与东方野蛮落后的反差,是知识的高低与科学的盛衰所造成的。康有为提倡科学的目的与培根不同,康氏是为了抵御外国侵略,培根提倡科学是为了全人类的福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