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4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胡适(1891—1962),原名嗣麇,又名洪骍,后改名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1891年出生在上海,但在老家绩溪接受启蒙教育。他三岁开始上私塾念书,陆续熟读了“四书”、“五经”等经史典籍。1904年,他告别家乡,到上海求学。1906年,考入中国公学,两年后转入中国新公学,1910年8月赴美国,先后就读于康乃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从学于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1917年7月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並参与《新青年》杂志的编务活动。  相似文献   
2.
<正> “电脑”是现代科学技术中的一个新领域。由于它的迅速发展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大作用,因此日益成为自然科学工作者和哲学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围绕“电脑”有各种各样的争论:诸如“电脑”的本质是什么?它能否进行思维活动?“电脑”的智能有什么限度?它能否完全代替人脑?等等。本文想就“电脑”产生和发展的哲学意义,作点粗浅的探讨。一所谓“电脑”,指的就是用机械和电子装置的电子计算机和机器人等新技术。由于这种新技术能模拟人脑的某些思维活动,所以被人们誉为“电脑”,亦称之为人工智能  相似文献   
3.
浅论人生     
本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论述了人生的含义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自我的整个生命历程;人生的主要内容是生产劳动和其他社会实践;人生的基本特征是客观性、能动性、历史性和矛盾性;人生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社会化与个性化的统一、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 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由物质到精神、由存在到思想,又由精神到物质、由思想到存在的不断转化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同一切客观过程的转化一样,没有条件是不能自然而然地实现的。对于实现第一次飞跃的条件,大家比较明确,就是在掌握丰富的、真实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进行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从而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作出合乎理论的结论来。但是,对于实现第二次飞跃的条件,至今还缺乏研究。本文想就这个问题,作点初步探讨,以就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5.
唯物辩证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正确理解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对于我们完整地、准确地把握唯物辩证法思想以指导现实斗争有着普遍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