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随着我国研究伦理事件的频繁出现,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保护问题进入大众视野。本文从国外社会科学研究伦理审查制度的主体构成、标准与逻辑、程序和级别等角度总结其运行框架。根据制度主体权力关系将其分为政府主导型、协会主导型和同行-自我监督型,并分析该制度的驱动与监管问题;根据学科权威关系将其分为全科审查型、独立审查型和缺失审查型,并分析该制度的审查原则和依据问题;根据国际学术话语关系将其分为原发型和舶来型,并分析该制度的审查效力问题。以此,明晰国外社会科学研究伦理审查的类型路径和实践逻辑,反思该制度在实践中的独立性、适配性和平等性问题。最后,从研究伦理的制度建设和研究者的伦理素养培育两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深圳市社会工作发展迅猛,已经成为大陆社会工作发展的"标兵"。与此同时,深圳市专业社会工作者流失比较严重,社会工作者流失率逐年攀升。伴随着社会工作行业的发展,如何看待社会工作者身份的建构过程和遭遇的"重重危机",已成为我们必须追问的问题。本文试图在社会建构理论视角下,去探讨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社会工作机构、同工、居民等各种社会力量,是如何与社会工作者自身一起建构和形塑了社会工作者群体的身份认同,以期通过这些考察与探讨,去了解社会工作者身份认同现状,并希望从此角度去理解社会工作行业的发展,提出改善社会工作者身份认同现状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3.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