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信达切"三原则由已故翻译家、翻译理论家刘重德先生在对严复的信达雅标准扬长避短的基础上提出并经过三次逐渐完善的阐释,在文学翻译理论研究界引起强烈反响。该原则的适用性可在李文俊对《喧哗与骚动》的汉译中找到明证:在内容上,译者字斟句酌加上必要的注释,毫无偏差地忠实于原文,完全地实践了"信"的标准;在表达上,归化和异化,简短地道的口语与庄重冗长的书面语完美融合;在再创原文风格上,紧切原文人物的个性化语言,最佳地切合了原文独特的风格。因此,"信达切"三原则适用于文学翻译。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注册会计师职业监管、会计监管、证券市场监管等概念进行了辨析 ,并分析了当前证券市场注册会计师职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英国唯美主义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的经典童话作品The Nightingale and the Rose辞藻丰丽,画面唯美,得到多种艺术化的阐释.上世纪初以来,不少知名中国学者将其翻译为汉语,其中最为著名的巴金译本和林徽因译本在译词句段和其艺术意境方面体现了不同程度的形似与神似,前者紧扣词句段,实现了语言上的形似,但缺乏唯美的艺术气质;后者在实现总体形似的基础上,设想当时语境,使用了文言词,增加了少量的词句段,改变某些句式,似乎偏离源文本的某些面貌,却达到了与原作最大的神似;究其成因,译者自身创作的艺术风格,翻译活动的背景和动机,以及翻译所采取的策略这些要素与译文的效果息息相关,同时林译本证明形似和神似可以兼顾.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探讨叙事文学和非叙事文学翻译内的不等值,通过比照大量英汉互译之作和原文,并对翻译过程中文学作品的三大要素——形式、风格和意义上产生的变化予以详细分析:在风格传达上,作家风格、作品风格以及作品人物风格在不少译作中背离原文风格;在语义层面,无论是微观上的词语意义、中观上的文本意义还是宏观上把握的主题意义在译作中往往不能与原文一一等值;在形式层面,尤其在诗歌翻译里,古诗或译为现代诗,或变为散文,原来的文学形式不复存在。因此,文学翻译中的不等值主要呈现三种形式:风格的偏离、语义的误解、形态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注册会计师职业监管、会计监管、证券市场监管等概念进行了辨析,并分析了当前证券市场注册会计师职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