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9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二战初期,随着希特勒向西线大举进攻,丘吉尔临危受命,出任英国首相.面对纳粹德国的威胁,他从现实的国家利益出发,积极推动英苏合作.苏德战争爆发后,丘吉尔立即发表声明支持苏联抵抗纳粹德国的侵略.援苏抗德是丘吉尔现实主义外交的代表性例证.  相似文献   
2.
英国的“福利国家”创始于二战后工党执政期间,由于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工党政府的福利国家建设把平等置于较为突出的地位。然而,过分强调平等而忽视效率却使英国经济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人们对福利国家的批评日益增多。但工党的努力依然具有历史意义,应该在肯定福利国家成就的前提下考虑这些批评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20年间,英国背离了传统的现实主义外交,理想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支配了英国的外交政策。无论是20年代倡导依靠国际联盟以实现集体安全,还是30年代主张通过大国协作保障欧洲和平,都使这一时期英国外交政策深深地打上了理想主义的烙印。  相似文献   
4.
战后初期英国工党艾德礼政府对国有化工业的管理存在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事先没有详细的计划,在具体管理方面缺乏一套有效的运行规则,工人参与管理的问题基本上也没有实现。  相似文献   
5.
安奈林.比万是英国工党著名的左翼政治家,被誉为战后初期福利国家建设的总工程师。1945年工党政府成立后,由他主持的医疗改革,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国民医疗保健制度。在他的推动下,战后初期英国的住房建设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相似文献   
6.
战后初期英国工党政府的福利国家建设,在某些方面改变了英国资本主义的面貌,是工业革命以来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的一次大调整。尽管工党在执政6年后便疲惫地下台,但已经为战后的共识政治打下了牢固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国有化是1945-1951年英国工党政府“民主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内容。它既是一场经济改革又不是工党社会主义改革的一次重大试验。但是国有化改革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效,工党的“社会主义”目标也没有达成。  相似文献   
8.
“世界使命意识”是美国外交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它根深蒂固于美国的历史和文化之中 ,成为美国对外扩张谋取霸权的招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 ,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宝座。客观条件的具备使美国领导人脑海中的“世界使命意识”随之增强 ,它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企图相结合 ,加速了冷战的到来  相似文献   
9.
希罗多德对波斯的态度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解释希罗多德在《历史》中对波斯的同情态度 ,史学界众说纷纭。多数学者注重从希罗多德的政治背景和史家素养 ,来考察他对波斯的立场。本文认为 ,希罗多德对波斯的态度 ,主要地是受到了希腊文化传统的影响。希腊人的宽容精神 ,从史前时期一直延续到城邦衰落时代 ,成为希腊文化传统中的一个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0.
1945年至1951年,英国工党艾德礼政府在大选胜利的鼓舞下大力推行所谓“民主社会主义”改革,将基础工业收归国有,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了较大的国际影响。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学术界自建国后到新世纪初期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状况,并指出深入探讨工党民主社会主义改革利弊得失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