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5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世纪 80年代贵州青溪铁厂兴办时 ,即已开始了股份制的尝试。往后断断续续 ,到抗战时期进入高潮 ,其间又以贵州企业公司最典型。  相似文献   
2.
1939—1945年,一批欧洲医务工作者(主要是参加西班牙内战“国际纵队”者)来华支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贵阳图云关建立总队的“国际援华医疗队”,共26人,他们曾在湖南等地抗战前线救治伤病员,有的人还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宽恕性情的文化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已有研究表明,中国思想文化对于中国人宽恕性情以及与之相应的日常道德行为具有其独特的影响意义.系统地检讨宽恕概念在中国历史文化背景中的沿革情况及特殊含义,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人宽恕的文化独特性.本文在分析中国文化的哲学背景基础上,提供了一些有关中国人宽恕的典型例证;随后,对中国人的宽恕概念进行了语义学分析,讨论了中国文化中宽恕性情的本质和功用.  相似文献   
4.
从情绪加工神经机制角度对老年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在情绪加工过程中,老年人边缘系统的激活强度较年轻人有显著下降趋势,边缘系统的损伤会损害个体对情绪的辨别能力;情绪加工老化效应还与额叶功能衰退有关。据此提出在老年人心理关爱方面要通过参加集体活动,增加娱乐体育活动,定期开展健康教育等措施减少老年人的孤独感、消极情绪。  相似文献   
5.
在语言的自由度上,都市类报纸可以说是处在各级政府机关报和网络之间,一方面无法完全摆脱来自行政规范和行业传统的制约,一方面又受到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巨大影响,从而呈现出一些值得注意的特色。由于新闻标题具有吸引读者“眼球”的作用,很多报纸制作标题时煞费苦心,求新求变。本文试图从语言视角人手,以成都地区为例分析当前都市类报纸新闻标题的一些语言特点。所据材料采自近期《华西都市报》(以下用H代表)和《成都商报》(以下用S代表)。  相似文献   
6.
略论抗战时期大后方的农业合作运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的农业合作运动,在30年代初期至全面抗战前夕,曾颇有声势。尽管此举实际收效甚微,但仍不失为南京国民政府挽救濒于崩溃的中国农村经济的一次尝试。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府西移,国民政府又把它作为发展大后方农业的一种有效措施加以提倡和推行,农业合作运动又继续在大后方的广大农村得以开展。一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随着广州、武汉的失守,中国农工生产的富庶之地几乎全为日寇所侵占,国民政府所赖以生存的大后方仍是中国社会和中国经济最不发达的地区。而大量人口的内迁,使大后方的人口由战前的1.8亿陡增至2.3亿,加之国…  相似文献   
7.
专利申请是企业实施专利战略的基础,也是企业专利技术研究、开发与利用专利的桥梁.因此,专利申请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程序问题,其背后存在着一系列复杂的决策分析因素,战略色彩很浓.本文对企业的一些技术创新成果或者说研究、开发成果诞生后该如何处理;如果申请专利,应在何时中请,申请什么专利、是仅在本国申请还是同时向外国申请等,做以阐述.  相似文献   
8.
发展恭城经济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宏 《社会科学家》2003,(4):159-161
作为民族自治县区,如何利用西部大开发的契机和税收优惠政策发展本县经济、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县级财政的可用度,是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税务部门责无旁贷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论1927~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农村合作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 7~ 1936年 ,南京国民政府提倡并推行了农业合作运动 ,这既是南京国民政府化解其统治危机的现实需要 ,也是国民党“民生主义”建国方略的重要内容。农村合作运动 ,作为农业现代化经济格局形成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虽然在 30年代呈现出了一派热闹景象 ,但对恢复和发展农村经济 ,实际收效甚微 ,甚至成为了乡村豪绅压榨农民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
略论抗战前夕南京国民政府的抗战准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国民政府在八年抗战中始终站在抗日阵营里 ,坚持抗战 ,除了中国共产党努力争取外 ,与南京国民政府 1 935— 1 937年的抗战准备是有密切关系的。正是这些准备 ,不仅为南京国民政府奠定了抗日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上的基础 ,也成为南京国民政府从“攘外必先安内”的剿共政策转向联共抗日的重要前提。1  南京国民政府由对日妥协转向准备对日一战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国民党内部的统一。南京国民政府从 1 92 7年 4月 1 8日建立起 ,就面临着国民党内部纷繁复杂的派系斗争。在 1 930年的中原大战中 ,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