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论英语语感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语感是对遵循或背离英语既定用法的敏感性,语感的培养对促进英语学习起着重要作用。培养语感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模仿语音语调,打好语感基础;(2)朗读背诵听说,逐步培养语感;(3)阅读写作分析,提高语感层次。  相似文献   
2.
商标的语用意义与其存在的社会文化息息相关,翻译的准确性在于把握其语用意义.文章主要从语用学和比较语言学的角度探讨跨文化语境下商标语用意义的异同及其对语用等效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英汉两种语言具有各自不同的词汇、语法、逻辑结构体系,体现着不同语言之间的思维模式差异.英语教学应着重引导学生领会这种差异,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使他们掌握英语思维模式,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4.
5.
和谐的外语语言环境建设是一个全民动员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全面规划。外语环境状况调查是语言规划的前提,制定公示翻译标准、确保公示语标牌制作流程的规范化是语言规划的体现。完善城市外语服务体系,使语言规划内容丰富化。同时要正确处理汉语和英语的关系,树立"母语为体、英语为用"的语言规划地位。  相似文献   
6.
一、"拿来主义"与"后拿来主义""拿来主义"一词是鲁迅首倡的。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学翻译时期,人们发现当时的汉语不够用,无法适应翻译西方思想、文学与科学技术的实际需要。在此情形之下,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文人大行以"欧化"和"硬译"为特征的"拿来主义","进行着创造中国现代的新的言语的斗争"  相似文献   
7.
国家形象是国家行为体在与他国互动基础上,根据自身独特属性对自我的定位和呈现,具有多重性、动态性和建构性。而话语所具有的实践性和建构性本质功能,使其在国家形象的构筑过程中发挥着关键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大多数普通受体也主要是通过话语的描述和构筑,来获得一个国家行为体的相关信息,进而形成相应的认知与相应的国家形象。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国家形象的建构过程其实是一个话语过程。  相似文献   
8.
以水利行业院校为例分析行业院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立足行业、强基固本、特色突出"。始终坚持学科专业的行业特色,加强行业知识和英语知识的融合,围绕其主干学科设置相关课程,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为主要目标,满足行业人力资源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域外信息摄取方式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爆炸导致域外信息摄取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全译主导变为变译主导。变译的方法主要有增、减、摘、编、述和写,策略主要有摘译、编译、译述、译写等。变译可以突出原作的使用价值,提高信息传递的社会效率等。  相似文献   
10.
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翻译过程中会出现信息增量、减量或失真的现象 ,结果导致译文的信息量大于或小于原文 ,或译文的信息偏离原文。要保证译文的质量 ,就必须对翻译过程中信息的增量、减量和失真进行有效的控制。文章探讨从语篇层次进行宏观上的信息控制和从冗余信息删减、缺省信息增补角度进行微观上的信息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