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8篇
  免费   8篇
管理学   70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39篇
人才学   10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36篇
理论方法论   50篇
综合类   306篇
社会学   33篇
统计学   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初始情境中受难者“陷困”功能的探讨,是“动物叙事”叙事语法研究中不容忽视的一环,其中贯穿了一个最为基础的叙事功能指向——“抉择之痛”。强调“动物与人”两类受难者角色在身体、心理抑或情感维度陷入某种矛盾与纠结的状态,并且彼此间时常呈现出一定的矛盾悖反性。这一角色身份由动物形象与人类形象分别或共同承担,均指向一种叙事伦理层面的现代境遇的表达。在题材范畴方面,这一功能指涉涵盖了家养类与野生类“动物叙事”各自的叙事范畴。其效力边际已不仅仅局限在单纯生态视域与人性指涉的层面,而是凸显现代语境下人类所面临的共通性的伦理困境:一种挥之不去的矛盾、困惑与不安的情感和心境的写照。  相似文献   
2.
依据水杨酸、间苯二酚、对氨基苯甲酸三组分的比值光谱特征,以对氨基苯甲酸为干扰组分,选择241nm、278nm作为测定水杨酸的波长;以水杨酸作为干扰组分,选择214nm、240nm作为测定间苯二酚的波长;以间苯二酚作为干扰组分,选择222nm、279nm作为测定对氨基苯甲酸的波长.结果显示,水杨酸浓度在1~80mg/L,基本二酚浓度在0.8~40mg/L,对氨基苯甲酸浓度在0.4~40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方法具有测定波长少,光谱分离能力强、计算简单、能在低档分光光度计上实现、易于推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依据邻、间、对氯硝基苯三组分的比值光谱特征,以间氟硝基苯为参比组分,选择219nm、232nm和244nm、297nm作为邻氯硝基苯和对氯硝基苯的测定波长;以对氯硝基苯为参比组分.选择253nm、325nm作为间氟硝基苯的测定波长.测定邻、间、对氯硝基苯混合样品中三组分含量,结果显示。邻氯硝基苯在(3.73~74.34)mg/L,间氯硝基苯在(1.58~105.1)mg/L,对氯硝基苯在(0.36-107.1)mg/L范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均在95.0%~110.0%之间.本法具有测定波长少、计算简单、光谱“分离”能力强。易于推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该文从分粥规则的确立论述了社会道德规范的两对基本属性 ,以及道德规范的必需性与内源性、合理性与智慧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位农技员。今年,在养殖牛蛙方面,碰到了难题,就是牛蛙爱患红腿病,用其他方法治疗效果较差,因此一些牛蛙患病后,很快死亡,死亡率很高。急情之下,想到有资料说“硫酸铜”溶液能防治红腿病,既然“硫酸铜”能防此病,那么“抗枯灵”就更能防治此病了,因为“抗枯灵”在农作物防治病害上优于“硫酸铜”。我就把“抗枯灵”配制溶液后,把病蛙浸在里面,约2~5小时左右(严重病蛙时间浸长些),捞出在清水中浸洗。后来犯红腿病蛙全都好  相似文献   
6.
春秋战国,诸子蜂起,百家争鸣,至汉代武帝时,儒学定为独尊.在此后的2000余年中,虽历经各种冲击,儒学却始终在传统文化中保持主体地位.这一历史文化现象颇引人注目.统治者提倡、统治阶级需要固然为重要原因,但也不能忽视,儒学自身的包容性,亦为其生存、发展提供了内在基础.对儒学的包容性,可以从多方面进行研究,本文试分析孔孟的矛盾方法论,对此问题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7.
伊朗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文明古国,也是历史和现实中的地区强国; 当代伊朗是一个多种族、多民族、多宗教和多文化的中央集权制的伊斯兰国家.伊朗地处西亚、中亚和南亚的交叉点,自古是东、西方之间海、陆交通的桥梁,也是各民族的迁徙通道和征服对象,历史上外族多次入主伊朗,影响了伊朗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构成.波斯民族一直是伊朗的主体民族、影响周边的民族和入侵民族.伊朗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人口占多数的民族居中央、少数民族居边疆和大分散小聚居为主、混杂居住为辅的民族、地域关系.同时,历史上伊朗国家统一的时间长于分裂的时间,在近、现代形成了包含多样性的统一的国族文化和顽强的国家认同,当代的伊朗民族关系格局为"多元一体"格局.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应用语言学和教育测量学的角度,阐述了英语口试的定义,分析了能力参照与系统参照、直接和间接性测验的不同之处,进而归纳了几种口试方法。另外,本文还讨论了口试的实施和评分方法,最后指出用原始分数来解释口试成绩是不当的。  相似文献   
9.
1945年7月初,黄炎培等6位国民参政员应邀访问延安,黄炎培在和毛泽东谈话时第一次提出了“历史周期率”问题。从此,以“其兴也渤”、“其亡也忽”为表现形式的“周期率”作为一个历史命题便被人们接受下来。近半个世纪过去,这个命题并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过时,仍然有着很强的警诫意义,值得人们去探索,去思考。历史上每一次王朝的兴替和政权的更迭,不管是因阶级斗争尖锐,还是因民族矛盾激化,亦或由于其他原因,究其根本,“历代王朝的覆灭都是同政权腐败分不开的。”(江泽民:《在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新王朝、新政权…  相似文献   
10.
学习邓小平同志的伟大理想,首先是要像他那样,做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我们知道,邓小平是一个“少说多做”的实干家,但他同样是、而且首先是一个伟大而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幼年时期的邓小平,就怀有救世济贫的远大志向。随着年龄、知识的增长,眼界的开阔,邓小平了解到,不但家乡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整个中国都处在列强分割、军阀混战、生灵涂炭的深渊之中。于是,在年轻的邓小平心中,逐渐萌发了一种对国家、民族的强烈的责任感,正是这种责任感,使邓小平走上了留法勤工俭学寻找救国真谛的道路。邓小平从16岁离家赴法国勤工俭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