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劳动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劳动合同法》将劳务派遣纳入规制范围,是中国劳动立法在制度构造上的重大转变,对劳动法的理论发展与制度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劳务派遣相关规则虽然已经修改完善,但现行规则在适用上仍面临诸多疑难和困惑,需要在解释论上予以排解。面对派遣实务中的膨胀、变异等乱象,在立法论层面继续探寻法治化之路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中国,拓展职业安全权的法益涵摄范围和强化保障力度,是劳动法学研究和劳动法制建设面临的双重任务.生命安全和健康安全是职业安全权的法益诉求.从发展趋势来看.健康安全法益不应仅局限于身体健康的物质性法益层面,应合理拓展至心理健康之精神法益层面,但这种拓展应划定一个基本的界限以克减负面影响.强化职业安全权的法律保障需要解决三个关键性问题,即准确判定劳动关系,突出保障机制的预防功能,合理解决责任竞合问题.在职业安全权的法律保障机制中,刑法保障机制能够发挥预防和惩戒严重侵犯职业安全权犯罪行为的制度功能.中国的刑事立法为保障职业安全权作出了很多努力,先后确立、修改、增设了相关罪名,但现有立法仍有继续完善的必要.  相似文献   
3.
解释与适用──对我国《劳动法》第31条规定之检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劳动合同的单方解除是劳动法上的一个重大问题,涉及合同效力、当事人的合同期待及利益得失等问题,倍受当事人及劳动立法机关的关注。我国《劳动法》第31条规定了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一般情形,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第31条规定过于笼统且存在若干不足与缺陷,主要表现在性质不清、操作性较差、授权不平等、适用范围缺乏必要的限定等方面,在实践中不便于实施且极易产生不利的后果,所以需要正确阐释其含义,明确立法完善方向,寻求司法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确认识竞业禁止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彦君 《中国劳动》2005,(12):16-17
作为确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劳动关系的重要凭证,劳动合同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主要法律依据。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劳动用工很不规范而劳动执法监察又往往难以到位的现实环境下,劳动合同的立法引起了法学界和社会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2005年10月21至23日,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年会暨劳动合同立法理论研讨会在上海举办,来自劳动保障部门、工会、企联等部门机构的专家和全国30多所院校的劳动法学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代表们就劳动合同立法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会议主要探讨了九个方面问题: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与原则、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的主体、劳动合同的效力、商业秘密与竞业限制、劳动合同的期限研究、解雇保护制度研究、劳动派遣的法律规制、非全日制就业的法律制度探讨、违反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5.
6.
正确定位"食品"、"食品安全"、"食品安全保障"的法律性质,是强化食品安全法律保障的理论前提。保障食品安全需要充分发挥自律机制与他律机制、道德机制与法律机制的综合作用。就法律机制而言,有专职机制与兼职机制之分。在探寻完善和优化专职机制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和挖掘兼职机制在食品安全保障方面所具有的功能和价值。确保相关法律机制的顺畅运行,发挥其应有的实效,是我国当前食品安全保障法制建设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
新刑法笔谈     
【编者按】刑法的修订和新刑法的颁布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更是法学界特别是刑法理论界的一件大事。对新刑法进行阐释与宣传是刑法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故特邀我校法学院部分教师就一些宏观及新刑法修改补充幅度较大的问题,如新刑法的特点、依法治国与新刑法的颁布、刑法基本原则的规定及实施、单位犯罪问题、自首立功的人文精神底蕴等等,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了研讨,以期对新刑法的贯彻和实施有所研益。我认为新刑法有以下特点:第一,新刑法具有连续性。对刑法的原有规定,包括文字表述、刑法制度、定罪和量…  相似文献   
8.
竞业禁止作为保护商业秘密的重要措施,早已被各国以立法形式普遍采用。我国《公司法》亦有竞业禁止规定,用以保护公司的商业秘密。但是,随着高科技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量的商业秘密随着掌握其的技术员工或职工离职、兼职而泄露流失,使公司、企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为此,我国劳动法应设立竞业禁止条款,以弥补《劳动法》第22条的立法缺失。  相似文献   
9.
试论我国工资立法的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确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工资立法原则,是完善工资立法,发挥其规范、保障功能的关键之所在。确立我国工资立法原则,必须把握我国现阶段工资的性质及其所处的地位。同时应使之符合工资制度改革的目标,并体现和反映劳动法基本原则的精神。我国工资立法应确立和贯彻四项原则:公平分配原则、水准提高原则、工资保障原则、权限优化原则。  相似文献   
10.
社会救助权作为一项新兴的社会权利,是通过救助社会弱者来实现社会正义的.社会救助权的充分实现离不开有效的救济机制,特别是以可诉性为基础的司法救济机制的保障.因此,我国应当走出传统社会权不可诉理论之误区,顺应时代潮流,肯认社会救助权可诉性,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中国特色的违宪司法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