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9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对公民教育涵义的理解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政治不断向前发展,公民教育已日渐受重视。本文仅就公民及公民教育的定义、当代中国公民教育的历史发展、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及道德教育的联系与区别等内容加以阐述,以使公民及公民教育的有关内容更加清晰,为相关教育的开展铺垫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从研究学生的恋爱心理出发,通过调查问卷设计、进行调查、数据处理,分析我校学生恋爱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为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并针对性地提出教育引导学生向健康恋爱心理发展的建议,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分流、回归实际特点 ,其主流积极向上 ,同时还存在不可忽视的隐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应进一步加强自身队伍建设 ,帮助学生澄清认识误区 ,完善教育工作内容 ,转变教育观念 ,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公民教育是面对全体大学生的教育,既关联社会整体文明程度问题,也包含大学生个体素养问题。本文仅从提升大学生个体素养入手,主要阐述了把握自我健康状况,关注身心健康成长;关注国家社会发展,自觉参与公共活动;关注全球生态文明,树立和谐发展理念;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树立终身教育理念这四个方面的内容,试图探索新时期培养大学生个体公民意识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有效针对高校"多校区"现状,实施最优管理模式,充分实现资源共享并取得更好管理成效,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亟需探究的现实性课题。本文从"多校区"高校后勤管理的模式分类入手,对其存在的客观困难和主要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对其管理模式的共性特征和原则进行了整理,进而归结出改进"多校区"后勤管理工作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呈现出成熟、向上、理性、务实的特点。在对其现状详细把握的同时,进一步理清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路:坚持以大学生为主体,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以教育工作者为主导,加强高校教职员工队伍建设。通过这样的努力,促进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质量的提高,开创情感化、人性化的科学教育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生命教育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试从剖析大学生生命教育内涵、重要意义及必要性入手,立足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力求在整合诸多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建构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高校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对我国未来社会和国家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我国对公民意识的培养日渐重视,但高校学生公民意识培养仍存在一定问题。对高校学生应注重其主体意识、权责意识、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公德意识、生态意识、发展意识等公民意识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应坚持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保障学生正当权益、扩大学生的参与机会、合理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深入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活动、注重加强全球化与现代化内容教育等。  相似文献   
9.
受社会传统观念、发展现状等因素影响,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仅就有关问题加以归结,并从国家和社会层面展开研究,探析出国家重视人民民主,培养学生树立公民参与意识和社会形成良好风尚,激励学生遵守公民道德规范这两大方面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