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论语》与《福乐智慧》分别是我国汉族和维吾尔族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同时又都是优秀的文学作品.两部著作中都充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来阐述各自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性.在比喻类型上,两部著作有相似的地方,但更多地是存在一些差异.《论语》与《福乐智慧》中的比喻类型丰富,体现了两本著作均善用比喻,但《论语》以借喻为主,而《福乐智慧》以明喻为主.这与两部著作所处的不同时代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2.
在二语习得中应开发利用母语迁移这一不可缺少的背景资源,实现二语习得效率的最大化。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母语思维的积极作用,提高学生的目的语基本技能。母语是获得目的语的支持者,是第二语言习得的润滑剂,我们应该积极运用母语的这种功能快速并有效地获得目的语。因为在我们大脑里的母语语言模式架对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它能帮助学习者建立新的目的语语言模式架。对母语迁移的研究有助于帮助了解第二语言学习的特点,指导第二语言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人的一切生存实践活动在本质上都有关生死,具体而言,就是求生抗死。这种生死观在语言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人类语言大都忌讳直言死亡,维吾尔语也是这样,讲汉语的回族人更显示了这种语言现象的内涵。但是,在某些语言中,死不总是与不愉快的心理感受相联系。在现代汉语中,死字结构不仅与痛苦的心理感受联系在一起,而且还可以表达愉快的心理感受。我们认为这种现象是道教思想在汉语语言结构上的反映,它既不强调生,也不忽视死,生、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这种思想观念的基础上,产生了表示愉快的心理感受和不愉快的心里感受的死字结构。  相似文献   
4.
动词语态范畴表示行为与参与行为的主体之间的关系,观察视角和角度的不同导致不同的表达形式和意义.文章从维吾尔语动词语态的特点出发,对维吾尔族人的行为伦理特性提出一个重要见解,即“以行追责”.无论是维吾尔语动词语态所体现的形式还是其表达的错综复杂的意义,都是维吾尔人“以行追责”的行为伦理思想在该语言结构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