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7篇
综合类   1篇
社会学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前,技工类学校各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中,<工程力学>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是各专业课学习的基础.在<工程力学>这门课中,求解约束反力又是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学习后续课程的基石,因此掌握约束反力的求解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主要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见解,以供同行参考和指正.  相似文献   
2.
论儒学的当代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于儒学的当代性问题进行了概念和方法两个层面的客观分析 ,考察了当代复兴儒学的思潮在建构儒学当代性中的得失 ,提出了儒学在今后进行当代性建构中必须要做的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3.
刘东超 《学术探索》2004,(3):102-105
作者讨论了当代中国文化变迁的三个主要潮流多元化、市场化和全球化,指出了在这三个潮流影响下社会心态演变的三个趋势宽容意识的增长,市场意识的增强和全球意识的增长.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清理了“何为儒学”这个常识性的问题,其次从学理和实践两个层面上考察了儒学的现状,然后批评了新儒教说和政治儒学说,并借此探讨了儒学的未来命运。  相似文献   
5.
佛教在两千余年的演进过程中对于人类心理进行了细密的考察和深邃的研究,形成了不同于西方近现代心理学的独特心理学体系。在当代人类心理领域出现诸多困惑和难题的情况下,介绍、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生活和理论表述两个层面上观察,可以发现明清时期儒家价值观展现出"僵化"、"求新"和"转型"三种态势."僵化"表现在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批批僵硬的腐儒和大量妇女"残酷"的守节现象;"求新"则表现为"情"、"欲"等概念得到一定程度的正面肯定;"转型"则展现为"走向近代"和"走向整合"两个方向.值得关注的是,当时的"转型"关联着今天人类的价值观转向.  相似文献   
7.
一、成中英是不是现代新儒家 成中英是不是现代新儒家?学术界存在较大分歧。黄克剑等人把他看作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而港台相当一部分学者却认为他不是新儒家。产生分歧的原因显然在于对现代新儒家概念的不同理解上。目前,要给出现代新儒家一个一般性的概念,看来很难。但我们可以揭示其基本特征,从而给这个概念一个大致的界定。 简单地说,同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其它思潮相比,现代新儒学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坚持儒学本位立场,力图复兴儒学。这是梁漱溟、熊十力、牟宗三、唐君毅、杜维明、刘述先等三代新儒家学者极为坚定的立场,是他们的共同思想取向,也是现代新儒学之所以为新儒学之处。中国现代思想史上另两大思潮的马列主义、自由主义同现代新儒学的根本分歧也在此处。马列主义主张对儒学批判地继承,自由主义的西化派则对儒学基本持批判和否定的态度,这和现代新儒学“为往圣继绝学”的心态和感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现代新儒学的第二个特征是吸纳佛学和西学,并对儒学进行了理论上的创新和发展。近代儒学的颓废没落和中外文化的剧烈碰撞,这使现代新儒家必须也可能借助其它思想来更新发展儒学。早期,梁漱溟、熊十力由佛归儒。梁吸收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形成了独特的东西文化比较思想;熊则建构了  相似文献   
8.
作为我国传统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儒学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起到过一些阻碍作用,但也发挥过积极作用。后一作用的表现就是儒学作为零散的思想资源被改造、整合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之中。由于时代条件的改变,今后,后一作用还可能有所加强。但是,儒学的主体结构和本质内容从来没有、以后也不可能全面进入马克思主义,这是二者在阶级基础、社会基础、时代基础上的巨大差异造成的。因此,马克思主义儒家化只能是一个梦幻泡影。  相似文献   
9.
10.
在广义的第三代现代新儒家阵营中,成中英教授无疑是扼山制海的重镇之一。他是国际中国哲学会和美国远东高级研究学院的创始人,《中国哲学季刊》的创办者和主编。《世纪之交的抉择》是他近年在大陆出版的又一力作。本书概论了欧美哲学的最新发展,并借助西方当代哲学理论对中国传统哲学进行了梳理、阐释,以期在与西方哲学整合的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