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实施医疗救助 促进社会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贫困人口的医疗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如果不解决好这个问题,将影响到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社会的稳定。在城市,现有的医疗保障制度以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都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人口的医疗问题。在农村,随着一度比较红火的合作医疗的解体,农民的医疗成了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农村贫困人口的医疗卫生更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解决贫困人口的医疗问题,既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增进社会公平、保障贫困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践与反思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出台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 ,其建立经历了一个由点到面、由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但目前仍存在对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理解不够 ,资金不能保证 ,宣传不够等问题。由此 ,需要从目标定位、指导性标准、运行模式、实施环境等方面来反思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3.
健康责任与健康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中,健康已经成为一种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意识形态.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念.随着疾病模式的变化,人们对健康责任的认识也在发生变化,健康公平问题已经成为政府决策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4.
生活医学化是指对生活中原来不是医学问题的某些方面,加以医学的定义,纳入到医学范围之内,对这些问题进行医学的解释,并且提出医学的解决方案,从而使得医学作为一门职业和知识体系渗透到生活的每个角落.农民生活的医学化是一个逐步展开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与农业现代化同步的过程.农民生活医学化的根本机理就是健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开始逐步占领农民的思想观念,农民的日常生活在这种意识形态的影响下逐步发生变化,衡量生活的标准也逐步由温饱变为健康.农民生活医学化主要表现在生活环境的医学化、政策环境的医学化两个方面.在二元社会结构下,农民生活医学化的现状与医疗保障制度和健康传递系统所存在的不足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刘仲翔 《河北学刊》2006,26(4):63-66
20世纪30年代定县卫生保健运动在当时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它对于目前中国新农村建设中如何搞好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本文探讨了平教会在定县开展卫生保健运动的主要做法,其中,开展医疗卫生调查,建立三级卫生保健网络,实施节育工作,对新中国农村医疗卫生制度设计和提升基础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为身份制的合理化改革、单位制的社会化改革以及国家、市场和社会合理化格局的形成.社会学对这种巨变作出了及时的理论回应,对于人们理解和掌握这种社会结构变迁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