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后工业社会的行政变革要求政府能力建设具有持续性。政府能力以职能、效能、作风和素质为核心要素。其中,职能是着力点,效能是行动准则,作风是公信力来源,素质是基础保障,四者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联,构成较为系统的政府能力建设的四维分析框架。政府能力建设要与职能转变保持一致,不断提升行政效能,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努力提高公务员素质。  相似文献   
2.
从政策过程的角度来看,对于西方国家福利政策的失败有两种对立的批判逻辑:一是精英主义的逻辑,二是大众主义的逻辑。前者批判大众性的过度民主化导致过度福利化;后者认为精英制政阻碍集体理性的发挥,应纠正民主的非民众性以促成集体理性。推而论之,资本主义国家和民主的合法性限度决定其分配政策难有实质突破,社会主义国家分配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应注意回避自由主义秩序,完善有利于政策协商的民主程序。中国的分配政策过程应坚持社会主义民主的逻辑,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正向功能,警惕理性官僚和信息不对称处境中偏执公民的非理性影响。  相似文献   
3.
非决策,即non-decision,是由美国学者泊查伽和泊拉茨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概念。但是长期以来,决策理论偏重于如何更好地作出决策,而非决策问题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与正式决策相比,非决策也同样是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非决策作为非制度化的决策手段或策略,能否被恰当地利用,  相似文献   
4.
无论公私部门,权责一致都是机构、职位设置和流程运行的基本原则.一般而言,权责一致就是管理者所拥有的权力与所承担的责任应该对等匹配.但对于公共部门,除了通过具体的制度安排约束权力的滥用和督促责任的履行以外,践行权责一致原则还受到一个宏观条件的制约,即政府与市场和社会的关系.西方行政国家的经验教训促进了行政管理范式向公共管理范式的变迁,同时也引发我们用公共管理的逻辑去思考权责一致问题.  相似文献   
5.
城乡统筹发展的内在规定性是理解乡镇政府职能转变问题的关键。当前我国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困境主要表现为乡镇政府的经济偏好与乡镇政府职能的去经济化、乡镇公共服务需求增长与乡镇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这两大基本矛盾。从城乡统筹的角度看,我国已进入以工商业型经济为主要财政收入来源的时代,乡镇公共治理走向多元化以及城乡“中心-边缘”的行政等级结构等前提条件,决定了深入推进乡镇政府职能转变需要突破城乡分治的行政体制。为此,要从重构乡镇公共治理主体结构、优化财政转移支付结构、调整行政区划三个方面进行综合改革,推动乡镇行政体制实现合作治理。  相似文献   
6.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命题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怎么确定基本公共服务的内容、怎么分配基本公共服务和使用什么手段实现均等化。以这三个方面为基点,本文从正义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和公共财政理论三个角度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行解释,从而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该是一个制度性的、分配性的、财政性的社会资源的再分配过程这一基本论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