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股份制度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许多企业以发行股票的形式进行集资,虽然离股份制度的原则要求还很远,但总算向股份制度的发展迈出了第一步。我认为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模式下,完全有必要推行这种制度,但是在条件不具备时,不宜大量推行。对已出现的这种集资形式,应积极加强领导和管理。  相似文献   
2.
货币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理论中最难的部分之一。马克思曾引用英国议会议员格莱思顿的一句话说:“受恋爱愚弄的人,甚至还没有因钻研货币本质而受愚弄的人多。”在马克思以前,就有许多人研究过货币理论,但谁都没有马克思研究得那么透彻。这里,我主要谈三点体会:一、关于纸币和黄金的联系;二、关于纸币流通规律;三、关于货币拜物教。  相似文献   
3.
一、流通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流通是和商品紧密相联的,哪里有商品生产,哪里就有商品流通。历史上,在商品生产出现以前,由于有了社会分工,就有了交换,但有交换并不等于就有了流通,流通是在商品生产出现以后才出现的;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商品生产消亡了,流通也就不存在了,但交换却仍然存在着。可见,交换的范围远比流通为广,有交换不一定有流通,而有流通则一定有交换。 流通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交换价值的流通,而交换价值是不能脱离商品和货币的,离开了商品和货币,就没有流通。  相似文献   
4.
经济效益问题是我国一切经济工作的一个核心问题。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党和国家曾采取了许多措施,理论界也发表了大量文章,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但是迄今成效却很不理想,其中原因固然很多,我认为首先在理论上并没有讨论清楚,同时在实践上也远没有引起重视。从理论上看,我认为没有肯定经济效益是反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本质的基本经济范畴,没有明确经济效益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具体化。从实践上看,没有严格按照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着重加强宏观控制,加强计划经济,加强对经济杠杆的利用,加强经济立法工作。本文拟从这些方面,谈些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5.
银行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体制必须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必须实行计划经济,但是,我国现实的社会主义经济乃是存在着商品、货币的计划经济。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重性,因此,反映在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中必须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形态之间的平衡。商品生产要求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如果使用价值和价值脱节,那么,就不可能组织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国民经济就不可能协调地发展;如果生产不讲究价值,只重视使用价值,就不可能节约社会劳动,不可能提高经济效益,最后,生产使用价值的目的也是达不到的。过去,我们在这方面是有深刻教训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