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1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6篇
社会学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再复(以下简称刘):最近读了尊作《我的哲学提纲》,发现你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观点,即认为“爱情可以多元化”。 李泽厚(以下简称李):哦,你注意到了?我在不显眼的地方提了一句,你是发现这句话的第二个人。在你之前,也有一位朋友发现了。这可能是要引起麻烦的一个观点。  相似文献   
2.
关于如何达到艺术内容的真实,鲁迅主张,艺术家必须表现自身所体验过的生活,择取主体有过真切的审美感受的题材。 题材,是被作家艺术家反映在作品中的客体,这种被选入描绘范围的客观对象,加上作家艺术家的理解因素——主体对题材的审美判断,便构成艺术作品的内容。因此,题材尽管不是艺术作品内容的全部,却是构成艺术内容的一个重要肌体。那么,如何确定题材对象?这种确定与题材本身的潜在价值有什么关系?而作为艺术作品中的客体,它与艺术的主体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些问题,鲁迅的见解给我们以很深的启迪。  相似文献   
3.
性格二重组合的一元化人物性格的二重结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既不是单一结构,凝固结构,也不是分裂结构.性格二重组合原理,一方面要求作家应当表现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复杂性,另一方面又要求性格的整体性,即在性格的二重组合中保持一种统一的定性,一种决定性格运动方向的主导因素.更细致地说,在空间角度上,性格运动一方面表现出异向性,但另一方面又表现为定向性.在时间角度上,性格运动在不同的时间阶段,发生前后性格的二重  相似文献   
4.
“四人帮”给革命文艺所设置的种种关卡中,有一种叫做“不能写英雄人物的牺牲”。江青公然胡说描写英雄人物的牺牲,就是“人为地制造一个悲剧的结局”。从这个荒谬的命题出发,他们给我国许多反映革命战争和革命历史题材的优秀作品,扣上渲染战争恐怖、颂扬革命苦难等大帽子,并为“文艺黑线”制造了一个莫须有的根据。在“四人帮”主宰文坛期间,这个谬论被奉为文艺创作的一条重要原则。写英雄人物的牺牲,写他们的“悲剧结局”成了一大禁区。在这种谬论影响下,不少作品表面上轰轰烈  相似文献   
5.
论点头人     
刘再复 《领导文萃》2011,(11):119-123
大陆喜欢用"点头"来形容领导者同意某一计划或同意下级及老百姓的某一要求。"首长点头了","领导点头了",这一定是好消息,它说明首长已作出决定采纳你的意见和要求。因此,点头人往往就是领头人。但我所说的点头人,虽然也包括一部分领头人和带头人,不过,不是专指领头人,还包括一些事事都表态、都点头,也就是事事都称"是",都歌功颂德一番的人。  相似文献   
6.
近两、三年来,我国文学评论界出现了变革文学观念和文学研究方法的热潮,我们可称这种热潮为八十年代的文学新潮。文学新潮的发展非常迅速,从一九八四年至现在,已出现了三次热潮。这三次热潮,内容不同,却共同构成对已有的文学评论框架的密集性冲击。  相似文献   
7.
揭批“四人帮”斗争的壮阔激流,把王张江姚这伙无耻国贼思想理论体系上的封建法西斯性质,揭示得越来越清楚了。我们看到,一个喊着最进步口号的骗子集团,恰恰是一个最落后、最野蛮、最腐朽的反动集团。在理论形态上以马克思主义的面目出现的“四人帮”,其本质却是与马克思主义不可调和的封建法西斯。这一特征,不仅表现在政治领域和思想理论上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史学等各个领域,同时也表现在文学艺术领域。“四人帮”封建性的毒焰,侵入了我们的文艺思想、文艺政策和文艺创作,给我国的文艺事业带来了空前浩劫。这是封建主义在文艺领域里的一种复辟现象。坚决排除“四  相似文献   
8.
鲁迅在一九三一年十二月间复年青作家的信中,曾提出艺术创作“不必趋时”的重要见解。他说:“我的意思是:现在能写什么,就写什么,不必趋时,自然更不必硬造一个突变式的革命英雄,自称‘革命文学”。这里,鲁迅显然不赞成文学艺术的趋时倾向,反对某种意义上的趋时文学。但是,当我们全面地了解鲁迅的著述时,却发现,鲁迅为另一种意义上的趋时文学辩护。他在《趋时和复古》中,反对林语堂讥笑进步文学为“趋时”,反对抬出刘半农作为打击“趋时”的神牌。鲁迅指出,刘半农在青年心目中所以有地位,并不在于他的“复古”,而在于他的“趋时”,他正是一个以“趋时”而出名的人。五四时期他作为一个“文学革命阵营中的战斗者”时,有一部分人“毁之为‘趋时’”,后来时代前进了,这谥号也随之消失,而他自己变成干干净净的名人,于  相似文献   
9.
本篇侧重论述《红楼梦》与中国哲学的关系,《红楼梦》哲学是“无”的哲学,是“心”的哲学(形象性的心学),其最高的哲学境界是“无立足境,是方干净”,其哲学视角是“天眼”、“道眼”式的大观视角。其哲学方式是好与了、观与止、色与空、阴与阳、真与假、是与非相通为一的“不二法门”。《红楼梦》作为异端性诗化的心学,与儒、道、释相关而自成一格局。  相似文献   
10.
刘备的儒术     
刘再复 《领导文萃》2010,(17):101-105
<正>笔者说《三国演义》是中国权术的大全,机谋、权谋、阴谋的集大成者,是指它展示了中国权术的各种形态。全书所呈现的政治、军事、外交、人际等领域,全都凸显一个"诡"字,所有的权术全是诡术。史书只说"春秋无义战",但未说"三国无义战"。魏、蜀、吴的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