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16篇
  2011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党的十二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党成立以来六十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三次大的、历史性的转变。第一次转变就是从大革命的失败到土地革命的兴起,第二次转变就是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第三次转变就是社会主义时期、一九七八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我们学习与探讨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2.
本文扼要介绍了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之一的黄道所著《抗日游击战争的实际知识》一书的主要内容。认为这是黄道烈士以毛泽东军事思想为指导,总结闽北游击战争的实际情况而写的,是对毛泽东关于游击战争思想的阐发,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许德珩在五四运动中□刘勉玉在七十八年前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中,有一批在北京各大学读书的江西人,走在运动的前列,对运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后来长期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技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的许德珩先生,就是其中出色的一位。许德珩原名许础,...  相似文献   
4.
陈赞贤同志是大革命时期江西省总工会副委员长、赣州总工会委员长、中共赣州特支书记、赣南十七县民众运动指导员。他是赣州工人运动领袖,赣南党组织的创建者之一。一九二七年三月六日,蒋介石派遣其忠实爪牙孙文主义学会头目倪弼等人,用极其卑鄙的阴谋手段,杀害了陈赞贤同志。这就是震惊全国的“三·六”惨案。  相似文献   
5.
一九八五年八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对我国现行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认真改革,提出今后各类高等学校要进行以革命史为中心的历史教育,进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理论政策和实际知识的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国家教委根据中央通知的精神,规定“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马克思主义原理”三门课为高等学校的公共必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要求在三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江泽民同志在大会上的报告是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动员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握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更大胜利的纲领性文献。学习和宣传党的十四大精神,是目前宣传理论战线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期我们组织编发了5篇学习十四大报告体会的文章,还将继续刊发有针对性地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比较全面而深刻地阐释党的十四大精神的文章,欢迎广大师生员工踊跃赐稿。  相似文献   
7.
今年8月1日是八一南昌起义70周年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值此之际,对八一南昌起义的历史地位有再认识的必要。作者认为,八一南昌起义不仅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而且是中共历史上第一次重大转折的开始,即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  相似文献   
8.
刘少奇在领导中央苏区的工人运动中,坚决执行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抵制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成就卓著。其主要表现为:一是从调查研究入手,健全和完善苏区工会组织系统;二是纠正工会的关门主义错误,让“独立劳动者”加入工会;三是批评《劳动法》的教条主义,纠正经济斗争中“左”的错误;四是组建“工人师”,首次提出“三人团”管理生产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说“在江西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曾山同志是有功的。”曾山是江西省苏维埃运动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他成功地领导了官田暴动;他指挥攻打吉安功绩卓著;他最先提出按人口平分土地的正确主张;他大力建设江西苏维埃,以人力物力保障反“围剿”战争;他坚持游击战争,掩护红军长征;协助项英,参与组建新四军。  相似文献   
10.
1926年至1927年的北伐战争,是中国第一次大革命的高潮。江西是北伐战争的第二个主要战场。在北伐战争中,江西的工人阶级和农民群众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江西的工农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和湘、鄂、粤诸省一起,汇成大革命时期全国工农运动的中心区域,为后来土地革命战争的开展、红色政权的建立、中国革命道路的开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