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0篇
综合类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刘向信 《文史哲》2006,6(3):75-80
“立人”是中国现代人本主义美育思想家共同重视的核心问题,这是由中国现代历史的内在发展要求和审美活动的基本规律所决定的。“立人”呼唤具有新质的现代人格的出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性因素,而在中国特殊的现实语境中,又普遍存在着“情感教育”的不足,导致“人的素质”的欠缺,因此从“立人”的现实要求出发,在美学活动的规律制约下,重视“人”的美育教育及其情感教育就成为极其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康德和黑格尔在西方美学史上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 :康德是奠基者 ,黑格尔乃集大成者。康德提出了“主观的合目的性” ,力图调和经验派和理性派美学 ,把感性和理性统一起来 ;黑格尔首次将辩证法引入美学中 ,同时在康德的基础上 ,他提出了“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力图在一个新的基点上 ,解决在康德那里处于极端矛盾状态的感性和理性的统一问题。于是 ,二人在继承和发展的前提下 ,分别探讨了美学范畴中的诸多重大的艺术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深刻阐述了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科学总结了党执政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主要经验 ,明确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第一次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 ,作为执政党建设的目标之一鲜明地提到全党面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涉及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各个层面。但是 ,人的因素是关键因素。因此 ,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 ,明确指出要“以建设高素质干部为关键” ,“实施…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人本主义美育思想并非纯粹的理论建构,其思考路向和问题设定都与中国社会的具体现实问题紧密相关,把美的情感教育落实于具体的"立人"实践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实践理性追求和现实针对性。作为系统的理论建构,中国现代人本主义美育思想又融合着中西美育思想的精华,在借重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传统的同时,又沿着西方哲学固有的传统思路,以"知、情、意"对应"真、美、善",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美育理论与席勒、康德、卢梭和尼采等人都有着深刻的联系,具体表现为对于感性、生命、情感,人的个体存在价值及其意义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和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普遍精神,其内涵涉及儒、道、墨、释而成为各家各派思想学说之灵魂,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史料,对和谐的内涵给予系统而深入的论述:和谐是一种哲学、一种战略、一种修养、一种艺术、一种理想、一种力量,彰显和谐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关于高校办学条件的调查与思考刘向信,徐文广当前,办学条件紧张,经费不足,是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而制约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影响了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高校办学条件具体情况如何,造成困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逐步克服当前的困难。围绕上述问题,我们进...  相似文献   
7.
刘向信 《齐鲁学刊》2003,(2):134-137
朱光潜早期美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与克罗齐的美学思想有着密切的关联 ,他以“形象的直觉”为核心的美学经验论直接脱胎于克罗齐的相关美学观点。朱光潜早期美学思想在“艺术的独立性”和“为艺术而艺术”等方面 ,与克罗齐美学思想产生了共鸣。但也是因为这一点 ,使得他与克罗齐在“艺术的独立性如何实现”的问题上分道扬镳。  相似文献   
8.
1 什么是师范性?有人认为师范性就是师范院校中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等课程的设置和教育实习的安排。还有人认为,所谓师范性,是指师范院校面向中学的一系列教育内容、措施和手段。我国教育家林砺儒先生1960年指出:师范性是指:(1)政治性特别强。其性质与军官学校极相似,毕业生应该是政治上最可靠的人物。(2)知识要特别丰富,要保证毕业生饱学  相似文献   
9.
10.
我国改革开放的30年.是社会主义中国深刻变革、快速发展的30年,也是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拓创新、成绩斐然的30年。30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结合起来,从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社会主义中国长治久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强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