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9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伦理是科技实践的一个内在维度,鉴于科技的迅猛发展使传统静态伦理体系的弊端日益凸现,因此,应建构一种开放性的伦理体系,以应对科技实践中出现的伦理问题;应从现实性、前瞻性、反思性和可行性四个方面来考量科技伦理精神的创新;并站在人类伦理实践发展史的角度,指出现代科技活动所引发和遭遇的诸多伦理问题都是人类伦理实践的必然延伸,并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已有伦理向度在科技时代的延伸.最后指出,科技伦理所涉及的问题在四个层面的不断拓展,展现了科技伦理的新向度.  相似文献   
2.
问题是研究的起点,也是学科发展的生长点.对于人文社会科学,问题意识淡漠,脱离时代与社会现实,无异于切断了它们发展的源头,生命力将随之枯竭.为了真正凸显问题意识,必须矫正体系本位意识和功利主宰导向.  相似文献   
3.
当代资本主义在社会嬗变过程中充分利用了科技革命所提供的“把蛋糕做大”的可能。资本主义精神的内核一是拓殖精神、二是合理化 ,在一定程度上是科学精神在人类社会观念领域的某种延伸。当代资本主义建立在对科技进步的信心和经济增长的信仰之上 ,其社会—经济体系的自我催化机制得以存在并发展的因素还包括大众消费社会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当代社会科学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主要属于社会运作性研究方面。所谓运作性研究,就是为社会活动提供预测、评价和方案。社会科学家不再把宝贵的精力浪费在一些空洞的观念和辞藻上面,转而特别重视那些可以用经验加以检验的命题,理论的可操作性变得至关重要。随着社会活动中自觉性和调控能力的增强,社会科学家作出了大量努力来有效地为社会政策的目标服务,社会研究的技术手段也越来越成熟。 1969年,在颁发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和医学奖69届之际,首次建立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不仅象征性地承认了经济学作为“硬”科学的地位,也标志着一般社会科学正在变成像自然科学一样可操作的“硬”科学。社会科学研究注重可  相似文献   
5.
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定位与社会功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知识与技术的进步 ,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迅速发展并走向科学前沿 ,是当代科学发展的重要趋势。作为人类知识体系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 ,人文社会科学既具有一般科学的共性 ,又具有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特殊性和重要的社会功能。当前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呈现出特殊的发展态势 ,需要学界做出有力的现实回应。一、在概念界定上的推敲人文社会科学是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统称 ,有时也被称为哲学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文科等。作为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 ,人文社会科学是一个界定模糊、争议颇多的基本概念 ,其中涉及对认识活动、科学划界标准与知识分类等…  相似文献   
6.
问题意识与超越情怀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问题意识淡漠、运作性不强,是制约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为突显问题意识,需要矫正体系本位意识、功利主宰导向和片面意识形态化。向问题意识转变,意味着在设问方式和应答方式两个方面都应有相应的转变。提倡问题意识,不能抱持急功近利的心态,而要张扬一种超越情怀,并在咨政与怡情、建构与解构、学者人格与多元追求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相似文献   
7.
<正> 在科学史、特别是在生产技术史中,对生产技术与科学的关系,人们的看法是不一的。当人们企图证明自然科学的客观基础时,往往强调自然科学依赖于生产技术的一面,认为科学研究总是来源于生产的需要;而当人们企图说明自然科学对生产技术的指导作用时,又常常强调科学走在生产前面并促进生产技术发展的另一面,维护自然科学的相对独立性。不同的侧重面都可以找到有力的证明,这说明科学与生产技术的关系并不符合机械的决定论。生产技术与科学之间复杂的联系必须摆在历史的过程中来揭示,放在科学与社会、科学与经济的关系之下来考察,才能得到比较清晰的概念,否则,我们的认识就会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相似文献   
8.
文章首先由科学哲学的历史转向以及拉卡托斯对此的反应,以此为切入点论述库恩与拉卡托斯对理论选择的合理性问题的思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两者关于理论选择的元方法论标准,最后得出结论,拉卡托斯的理论虽然仍存在纰漏,但捍卫了科学的合理性与规范性,相比较于库恩,是一种进步。   相似文献   
9.
依据评价目的不同,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呈现为三种基本类型:学术性评价、行政性评价与社会经济效益性评价。在评价活动中,价值大小是通过不同评价对象优异程度的比较而得以体现的,而评价对象价值的实现又依赖于评价者对其优异的承认与否。承认分为工具性承认和荣誉性承认,与此对应,优异可区分为品质的优异和成就的优异。  相似文献   
10.
当代哲学反思的兴奋中心已经转向方法,特别是科学方法。五六十年代以来的科学方法论研究,在科学的合理性及其标准、科学逻辑和科学确认过程等问题上形成了预设主义与相对主义、证明逻辑和发现逻辑以及科学确认的认识论标准和社会学标准之间的对立。通过互斥的两极产生某种互补作用是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