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2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高校文科学报编辑素质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文科学报编辑素质略论刘守旗作为一个现代编辑,应该具备哪些素质,现在恐怕很难有统一的定论,但笔者以为下列几点对现代编辑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工作责任心编辑,作为一种社会职业,有人认为它是神圣的、令人羡慕的;也有人对它不屑一顾,认...  相似文献   
2.
试论非言语沟通与青年思想教育刘守旗一20世纪中期,人类目睹了一门新兴学科的诞生,它的出现,加深和拓展了我们对人类互动关系、信息传播及人类自身的了解。这门学科就是非言语沟通,也有人称之为人体语言。然而。本文所说的非言语沟通并非一般意义上的一门学科.而是...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 ,环境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 ,企业作为环境污染的最大制造者 ,理应成为环境教育的主体 ,并在环境保护方面负主要责任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位在哲学史上跨时代的哲学大家,尼采以其特有的睿智、敏感、热情和勇气对人生价值和道德问题给予了极其严肃的关注:重估一切价值,成了尼采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进行道德重估,则构成了尼采重估一切价值尝试中最为恢宏的工程。在道德领域,他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成为20世纪哲学家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由此也奠定了他作为当代最重要的道德哲学家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农村3─9岁儿童道德发展调查研究刘守旗一、目的道德发展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儿童社会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关于道德发展的研究,正如美国学者R.M.利伯特等人所言:“道德发展的研究有一度至多只被放在心理学的边缘,但近来它已处于显著地位,成为值...  相似文献   
6.
当前高校文科学报所面临的文化产业改革正在进一步深化,形势喜人又逼人。针对高校文科学报几乎普遍存在的总体质量不高、学术竞争力不强、学术影响力不大、经济效益特差的现象,文章从如何界定高校文科学报的性质问题、如何看待高校文科学报的命名问题、如何看待和对待高校文科学报的转制和属性问题、如何改革高校文科学报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问题、如何评价高校文科学报的质量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诸如改变传统的"校名"加"学报"的高校学报命名方式、切实转变高校学报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针对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学报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等观点。  相似文献   
7.
在现实生活中,一提起“学术论文”,往往给人以一种不寒而栗之感。特别是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广大中小学教师,往往认为写学术论文是专家学者们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们认为,撰写学术论文虽非轻而易举之事,但也绝不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在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方面,广大教育工作者具有一种得天独厚的、为一些专家学者所不及的优势,这就是他们通过长期的工作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无疑是十分宝贵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将经验上升到理论的过程就是学术论文撰写的过程。学会撰写学术论文,是当代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位在哲学史上跨时代的哲学大家 ,尼采以其特有的睿智、敏感、热情和勇气对人生价值和道德问题给予了极其严肃的关注 :重估一切价值 ,成了尼采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 ;进行道德重估 ,则构成了尼采重估一切价值尝试中最为恢宏的工程  相似文献   
9.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体系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近几年来江苏教学体系现代化建设已取得明显成效 ,但也还存在许多不足。实现江苏教学现代化必须做到 :( 1)深入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 ,帮助广大教师进一步转变教学思想观念 ;( 2 )加大课程和教材改革力度 ,努力实现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 3)加大投入 ,合理配置资源 ,努力实现教学手段和教学技术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儿童①接触网络的实际情况,探讨网络文化对儿童思想品德的影响及其机制,寻求学校德育应对网络文化挑战的对策,本研究采用调查问卷为主辅之以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江苏省11所中小学的1117名学生进行了研究,并与2001年的有关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网络是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校园网已成为儿童上网的主阵地,儿童上网和网络教育的总体情况较好。学生对网络知识都很有了解,上网比例高达91.1%,主要是为了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上网频率以一周1-2次为主,每次上网时间多在1小时以下,怕上瘾、怕学坏、怕影响学习而不想上是没上网的主要原因,对网上黄色信息多数学生能正确对待。(2)网络文化对儿童思想品德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且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儿童与网络互动实现的。至于说这种影响是积极还是消极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没上过网的学生对网络影响多持消极态度,这主要与大众传媒对网络危害的过分渲染有关。事实上,网络对儿童学习、心理与品德的负面影响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3)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优化网络环境,是发挥网络积极作用、促进儿童发展的重要之途,也是学校德育应对网络文化挑战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