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7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易传》除《杂卦》而外,均成书于孟子、荀子之后,司马迁之前,其成书的先后顺序应该是:《系辞》、《文言》、《彖传》、《象传》、《序卦》、《说卦》、《杂卦》。作者除《说卦》为汉初方士儒,《杂卦》为汉武帝以后的汉儒所作外,其他基本上是战国末至秦、汉初的子夏后学所作。《易传》的出现体现了百家争鸣以来,儒家"以神道设教"构建儒家化形上学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著名道学家、道学研究会会长胡孚琛先生从自然科学转向社会科学,在科学家杨石先、黄友谋、钱学森的支持下,在道学专家王明、王沐等人的指导下走上了潜心研究道学之路,独辟蹊径,收集整理和研究道教丹诀,卓然成为当代丹学大家,由江湖化到学术化,这是胡孚琛先生在新时代对丹学的特大贡献,他提倡新道学文化战略,以图中华文化伟大复兴,是一个担当"文运",特立独行的著名学者.  相似文献   
3.
儒家式忧患意识,作为哲学命题正式提出者是孟子,其根本的文化特征是儒家经学思维式的表达方式:对现实的忧患就是对圣人之道即优良传统文化如何继承和发扬的忧患,有一种强烈的道统意识。其最根本的人学意义就在于,它注重历史的连续性和价值的稳定性,注重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经验和养料,并从社会现实出发,继承发展传统文化,往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传统文化灌注新的活力。由于它注重经世致用,使得中国学人大都有着极强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有着积极的参与意识。因而中国文化就特别具有生命能量,中华民族就特别具有顽强斗争的精神。  相似文献   
4.
四川大学《儒藏》编纂在全国率先开花结果,圆了国人几百年悬而未圆的好梦,其价值和意义非同凡响,这是当代四川人的骄傲;千古儒学第一“藏”兴于川人之手,自有其文化的道脉所在,这是数千年来博大沉雄而生生不息的灿烂蜀学历史发展的逻辑结果,是当代学人“存天地之正论”、“为往圣继绝学”的历史担当的成就体现,以此为契机,作当代的文翁,打造四川文化大省的学术品牌,川人义不容辞。  相似文献   
5.
宗教如何适应现实社会,应对西方科技的挑战?陈撄宁先生调适道教与科学的关系,将道教的神仙养生术独立出来形成独具特色的仙学体系,认为仙学与科学相近,并援科学以改造仙学,弘扬道教的神仙养生之术.这是一个宗教改革家为挽救道教而采取的迂回战术,既坚持传统的仙道学说,又把科学融入仙学.这也是道教神仙学术与时代同步发展的必然道路.  相似文献   
6.
关于科学技术作用的悲观论和乐观论之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怎样看待科学技术的作用,历来就有悲观论和乐观论之争。这一争论在20世纪后期变得更为尖锐,更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对这一争论双方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梳理和评析,并对我们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7.
全球生态危机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系统”这一概念是对人类生存于其中的地球自然环境(由土壤岩石圈、水圈、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组合而成)的总体反映。人类所创造的技术手段形成了生存环境的新的组成部分——技术圈。技术手段作为一把双刃剑,在使人类获得巨大益处的同时,却使人类生存的前提——生态环境——遭受到巨大的破坏,使生态环境陷入了多方面危机:环境恶化、资源浪费、人口爆炸。问题的严峻程度足以达到使人类最终丧失生存条件。对这一危机的解决必须从总体上协调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8.
刘延刚 《中州学刊》2004,(3):158-160
儒、释、道三教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问题,释、道二家是学术关注较少的领域,该文通过对太虚人间佛教思想和陈撄宁仙学思想的现代性问题的对比研究,在学术界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二者分别代表佛、道二家回应近代中国社会,迎接西方科学文明的挑战而对中国佛、道二教的现代化所作出的理论贡献,从宏观上历史地分析了二者在佛、道二教现代化史上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9.
陈撄宁仙学思想是近现代史上道教界应对时势的一次复兴道教文化的理论创新 ,他以卓尔不群的仙学独立思想和震聋发聩的仙道救国论 ,改革道教 ,调适与现代科学的关系 ,开创了近现代道教的爱国主义传统 ,以当仁不让的“道统”意识上接千年中华道家文化的修道养生之学 ,下启当今的“生活道教”理念 ,开创了中国道教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