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9篇
综合类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志一 《殷都学刊》2001,(2):110-111
黄河是横贯中国、影响深远的一条大河。自古以来,它就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但对黄河与中国传统科技发展关系的研究以及它在形成独具东方魅力的传统科技体系中所产生的影响、黄河流域科技的发展历程及其特征等问题,国内外尚缺乏系统、全面、深入的论述。王星光、张新斌合著、黄河水利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黄河与科技文明》一书,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黄河与科技文明》一书,全面论述了黄河流域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盛况。在该书的十二章中,分别涉及中国传统科技文明中的农业、水利、陶瓷、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讨论美学研究方法论的论文发表了不少,颇引人注目。不少中青年美学家正在应用各种新方法论从事研究工作,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一些成果。这无疑是一件好事。但是,我总觉得其中尚有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展开讨论。故此,也来谈谈美学研究方法论问题。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心理学、神经生理学和脑科学界有一条根深蒂固的信条,认为脊椎动物脑内的所有神经元(即神经细胞)都是在脑本身正在成长的早期发育阶段形成的,以后就没有任何增生了。人的大脑神经元就是在三岁以前形成的,三岁以后没有任何增加。因此,由于疾病或外伤而丧失的神经元是不可弥补的。同时,学习的机制也不是靠在调节行为的神经线路中加入新细胞,而是靠改变有限数量的神经元之间的联结。  相似文献   
4.
伏羲新考     
本文运用少数民族语言资料,特别是彝语路南方言,指出“伏羲”的真正语义是“贴瓜”,即用葫芦作原胚来烧制陶器的一种原始手工制陶工艺,又称“贴塑法”制陶工艺。“伏羲氏”就是“贴瓜人”,代表了一个时代,后来将其神化了。  相似文献   
5.
著名彝族学者、民族学家刘尧汉教授在其专著《中国文明源头新探》一书中,提出“中华民族龙虎文化论”,进一步发挥其早期著作《彝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文集》中提出的“中华民族的原始葫芦文化”观点,认为“人类文化史上曾有过葫芦容器时代”;“葫芦里装着中华民族的原始先民——龙、虎两部落”;“虎伏羲部落的遗裔  相似文献   
6.
在全民性的审美教育过程中,技术美学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对于这一点,过去我国重视得很不够。许多技术形态和技术方式、技术结构都不考虑审美需求和审美效果。因此,在机械制造工业,建筑工业,轻化工业,服装工业,包装工业,家具工业,城市规划与建设等技术领域内,产品的外部型体造型,色彩配置,结构组合,工艺流程,包  相似文献   
7.
对贺国安先生的“民族”定义:“民族是一些具有自我意识的语言文化共同体”(载《民族研究》1988年第5期31页),我表示基本赞同,但应删去“一些”二字。此二字属衍文,在语法及语义上均属赘言,删去后,定义的含义更精确。此外,更重要的是应加“血缘”二字。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8.
在中外美学史上,狄德罗的“美是关系”说,很为美学界重视,在我国至今仍有不少赞同者。 狄德罗的“美是关系”一说,是美学史上从主观观念和客观实体两方面单独进行探讨美丑本质不同之后的产物。它可能根源于笛卡儿的“所谓美和愉快不过是判断和对象之间的一种关系”说,但又有所不同。笛卡儿说的是主观“审美主体的判断)与客观(审美对象)之间的关系,而狄德罗说的则是审美对象本身内部存在的关系。“美是关系”说初步打破了旧有的直观经验论的机械唯物主义美学和主观唯心主义美学的局限,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从历史发展上来说,是一个大的进步,不可等闲视之。  相似文献   
9.
一、对几种流行观点的评议关于全世界各种民族文字的起源,语言学与古文字学界流行着几种观点。如“交际需要说”(高名凯、石安石1963);“阶级工具说”(梁东汉1981),“约定俗成说”(郭沫若1972);“图画省略说”(姜亮夫1984);“语言统一说”(唐兰1949);“语  相似文献   
10.
已知中国出土玉器中年代最久远的是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聚落遗址的五块,距今约7470±80—6985±205年(未经树轮校正),即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之间。①。类似的还有内蒙古巴林右旗锡本包楞出土的玉玦与玉匕形器②、辽宁阜新查海遗址出土的玉玦、管状珠与匕状器③,时间为距今7360±150年前(未经树轮校正)。而这些地点出土的匕形玉器和管状珠,又与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出土的9100±200年一8200±200年前的棒形坠饰、石管大同小异④,所出土的铲状石器又与华南各地出土的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