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6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针对陕北地区能源资源富集与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分析了工业废水处理的必要性,并按照废水处理程度和作用原理对工业废水处理技术进行分类,进而介绍了常规工业废水处理方法,提出物理法、化学法、物化法、生物法等相结合的废水处理工艺系统。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高分子在选择性溶剂中的胶束化行为,讨论了导致高分子胶柬化的一些新途径,如利用特殊相互作用(氢键、离子相互作用和高分子与金属离子配位络合)、化学反应诱导等;并对全亲水性高分子胶束化的方法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全球网络空间安全已经成为国际互动的一个复杂维度,国际政治、经济事务需要建立规范以应对网络技术革命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变迁冲击。而学术探讨是形成行为规则的思想基础。目前的网络安全规范研究与实践,存在技术不断进步与理念仍然滞后的步速落差。为此,相关的规范研究,就要在学科交叉的基础上,把握网络空间的关键特征、超越西方与非西方的分野、建构基于互联网场景的思维并超越网络主权概念,同时还要积极发挥多元主体的规范倡议作用。由此,寻找一种基于现实技术与人文传统的网络安全伦理原则、行为规范和价值观,以便把有影响者束缚在规范、法律和特定价值观内。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的诞生与迅速成长,为真正公共领域的形成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平台,中国的网络空间亦已具备公共领域的雏形和基本功能。但现实的网络空间仍处于自然状态,存在诸多不足,受网民素质、行政监管、经济利益等因素的掣肘,尚未形成真正的公共领域。在避免治疗比疾病本身更糟的原则下,多措并举,网络的革命性功能将得到放大,从而有助于打造一个和谐的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5.
人类加速认识循环的历史必然性和人类认识潜能还没有开发出来的现实之间存在着矛盾,树立科学的认识观、研究观是加快认识循环转速(或缩短其周期)、充分发挥人类的认识潜力的唯一捷径。  相似文献   
6.
在网络空间涉中国意识形态问题上,存在中国官方、中国民间与国际社会三个舆论场之间的合流与挑战。为避免在国际意识形态话语权竞争和维护国内意识形态话语主导权过程中出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消解乃至“失语”的危险,需要在对策和机制两个层面对夹角进行控制。在对策层面,内容建设上要结合中外、融会古今,建立贴近受众需要、声线柔和的自洽体系;载体建设上要注意平台提升、全网联动和形式多样的结合。在机制层面,政府体制建构要实现从科层制向扁平化的转变;现实操作逻辑要注入共赢和沟通的意识;公私关系上要实现“自上而下”的国家主导与“自下而上”的草根力量的结合;网络安全维护上要注意依法治理和技术保障的双层把关。由此,即可增强三个舆论场的共识度,建构中国执政党和政府在意识形态上的网络话语权。  相似文献   
7.
山西的农村经济主要包括农业农村的农业经济和综合农村的土地经济和乡镇企业经济。近几年,农业农村和农业经济出现了徘徊不前的状况,为此应采取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改革等措施。综合农村的土地经济出现了土地资源严重浪费,部分农户的“恋工”意识淡化,“厌土”意识明显增强。引导综合农村经济走出低谷,应采取收回耕地重新分配,使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过渡等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时间内,在外交运作上,公民舆论基本处于缺席状态;改革开放后舆论开始介入外交政策与实践。从世界的经验来看,舆论会破坏精致的外交运作,但也会防止愚蠢的外交冒险——从大历史的宏观眼光来看,国运昌盛系于后者。伴随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政治文明的倡导,舆论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与外交相互促进,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