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在小学语文教材所配插图中,多绘有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服饰穿戴.这些服饰插图,多数均能准确反映当时的服饰特点,但部分服饰插图也存在着一些不当之处.在衣服的质料上,史前人类的身上披有布帛彩带;在衣服的颜色上,或与人们的身份地位不相符合,或与历史事实相左;在衣饰的样式上,古代汉族的交领上衣有绘为左衽者,春秋之前的人们有穿裤子者,明人有辫发者,清人有戴唐巾者,先秦以前的女子有披帛者.  相似文献   
2.
韩琦是北宋中期朝廷的重臣。近十几年来 ,特别是世纪之交 ,对韩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发表了不少论著 ,这些论著既有从总体上对韩琦进行分析的 ,也有就某一问题进行考察的。本文对近十几年来的韩琦研究进行了回顾 ,指出其中存在的缺憾 ,并对将来韩琦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略论唐宋饮食文化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朴兵 《殷都学刊》2008,29(3):50-54
唐宋饮食文化有着许多显著的不同。唐代饮食文化深受游牧民族和异域风情的影响,具有鲜明的“胡化”色彩,宋代饮食文化的“胡化”色彩则大大减弱。唐代饮食文化显得豪迈粗犷,宋代饮食文化则显得细腻精致。唐代饮食文化的贵族化色彩显著,宋代饮食文化的平民化色彩突出。唐代饮食文化的发展基本上局限于自然经济的范畴,而朱代饮食文化中的商品经济因素则显著增多。  相似文献   
4.
刘朴兵 《殷都学刊》2006,(1):102-106
中国古代的食狗之风大致以隋唐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隋唐以前,食狗之风兴盛,人们普遍接受食用狗肉;隋唐以后,狗肉地位迅速下降,社会上层人士开始拒食狗肉,而下层普通民众也只有在非正式场合才品尝狗肉。  相似文献   
5.
北宋时期中原地区的茶文化@刘朴兵$安阳师范学院历史系!河南安阳455002北宋;;中原地区;;茶文化~~~~  相似文献   
6.
北宋时期中原居民的副食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时期的中原居民的副食以蔬菜为主,以肉类为辅。与前代相比,由于外地的羊、鱼虾等食物原料的大量输入,北宋时期中原居民的肉食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在肉食消费上,人们以猪肉、羊肉为主,以鱼虾鹑兔等为辅。素菜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获得了较大发展,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菜系。  相似文献   
7.
受清江流域独特的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影响,鄂西土家族的饮食文化具有浓郁的原生态特色。相对封闭的鄂西山区也使当地土家族的饮食文化中保留了众多古老的文化因子,鄂西土家族的饮食文化还具有粗放纯朴的山区饮食文化特征。在经济全球化和进行西部大开发的大背景下,鄂西土家族原生态特色浓郁的饮食文化具有很大的研究和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的车可分为独辀车和双辕车两种类型,战国以前的车均为独辀车。我国小学语文教材中反映战国以前史实的部分插图,误将独辀车绘为双辕车,误将战车部队绘为骑兵部队。秦代时出现了最原始的鞍垫,西汉晚期逐渐演化为凹形马鞍,两晋南北朝时又演化为高桥马鞍。随着高桥马鞍的出现,马镫、障泥等其他马具先后问世。小学语文教材中所绘秦汉以前的部分骑马图,误绘有马镫、鞍鞯、障泥等马具。中国古代的主要冷兵器有弓弩、戈、矛、戟、枪、剑、刀等,小学语文教材中,部分插图所绘的戟、剑、刀等武器有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