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1.
公元2006年4月26日,自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深圳市民"的邹涛发起"不买房"运动,其标志是邹涛本人在网上发布致深圳全体市民的公开信. 邹涛的这封信,具有强烈的社会代表性:它不仅是邹涛一个人的心声--假如可以这么说的话,它代表了广泛的社会意识;它也不仅是写给深圳人看的,它是写给所有的既得利益者,包括官员、地产商、主流媒体、有房者甚至所有的有钱人看的.  相似文献   
2.
公元2006年4月26日,自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深圳市民”的邹涛发起“不买房”运动,其标志是邹涛本人在网上发布致深圳全体市民的公开信。邹涛的这封信,具有强烈的社会代表性:它不仅是邹涛一个人的心声——假如可以这么说的话,它代表了广泛的社会意识;它也不仅是写给深圳人  相似文献   
3.
焦竑是晚明著名学者。作为他在科场上选拔出来的得意门生,徐光启是晚明最有影响的科学家。这对师生之间的学术交往,是晚明思想史和学术史上的重要文化现象。他们既是王阳明心学的继承人,又在西学、实学等新兴学术领域有诸多交集。研究这些交集,可以帮助我们有效透视晚明学人整体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在城市打工,由于其流动性、分散性和不容易组织集中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成为了弱势群体。自这个群体出现开始,他们就因其特殊的身份成为了广州各个大众传媒中的主角之一。从“农民工”这一背着历史包袱的词语出发,到“农民工形象”再现于不同的媒介之中,被不同取向/立场的传媒所叙述,获得了不同的指认方式。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现代史上尤其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也就是抗战之前这~期间,“文人从政”蔚然成风。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现象,其中具有非常深刻的政治、社会和文化意蕴,很能体现当时众多知识分子的具体历史处境、价值观念、对政府的态度以及他们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通过以《南方都市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的相关文字报道,研究媒体对企业家群体的形象再现。研究发现,报刊媒体对于企业家形象再现的充分性和真实性有待提高。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