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综合类   8篇
社会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豫陕晋黄河金三角经济合作区域的正式成立,以及中原经济区的逐渐发展,作为河南西大门的三门峡市的发展地位日益突出。文章从职业教育发展对三门峡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并结合三门峡的经济发展现状给予相关的对策建议,以促进三门峡区域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赵新社  刘溪 《职业》2011,(6):47-48
考试是学校检查学生学业成绩和教学效果的一种办法,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补考是考试(含考查)环节的组成部分,是考试的延续。对于学校考试,一般来说,有考试就有补考,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客观公正地评定补考课程成绩,减少补考给学生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高职教育及其职业指导,发端于20世纪初.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有较快发展.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新时期,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大力倡导以各种形式发展高职教育,并加强高职生的职业指导.高职教育与职业指导逐步纳入了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初步形成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4.
湖南娄底近代产生了一批较有影响力的名校,如陶龛学校、春元中学、上梅中学、青峰农校等,这些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影响深远.这些历史名校以独特的办学目标影响社会,以一流的办学条件和优美的办学环境吸引社会的眼球,以优良的教学质量备受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5.
女孩的心     
女孩的家,在那美丽的青年湖畔。那里有山有水,风景甚好。女孩常喜欢独自一人坐在湖边欣赏美景,这片天地似乎是属于她的。但是,女孩很孤独,她没有朋友,她心中只有青年湖畔,只有学习。女孩是个喜爱诗情画意的人。外表清冷孤傲,内心热血奔放。正因  相似文献   
6.
刘溪 《办公室业务》2013,(21):141-142
高校基建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与软件平台来管理高校基建项目所涉及的系列资料。本文首先从基本含义与意义作用入手对高校基建档案进行了概述,然后分析了信息化建设的内涵,接着以SWOT分析法来剖析信息化建设的特点,最后在SWOT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基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优化方法,以期对当下高校的基建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采用全生命周期评价(LCA)、The Greenhouse Gas Protocol for Project Accounting和The Greenhouse Gas Protocol for Corporate Accounting三种测算方法对信息与通信技术(ICT)产品的二氧化碳减排能力进行评估。在测算了14种典型ICT产品后,创造了低碳一经济发展(LC—E)矩阵,并将ICT产品分为明星产品、环卫工人产品、现金取款机产品和问号产品四类,根据不同种类的特点给出了不同产品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梅洛-庞蒂在《知觉现象学》中对“能表达的言语”与“被表达的言语”做了区分.这种区分体现了言语和语言的身体性,也揭示了言语表达的特殊性,即可以沉积为独立的语言世界和文化世界。“能表达的言语”和“被表达的言语”的区分虽然没有克服主体和客体的两分法,但却触及到了梅洛-庞蒂中后期哲学的问题,一是“能表达的言语”和“被表达的言语”相互依赖和转化,二是“被表达的言语”同样被赋予身体性。  相似文献   
9.
任何哲学著作都是理论思辨的价值维度和客观分析的科学维度两者的辩证统一.如果孤立、静态地来考察,<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的"物化"理论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异化"理论具有相似的理论纬度.但若全面、动态地来考察,二者分别映射出极为不同的理论维度转换路径:前者是一种从科学维度回退到思辨维度的否定性早期思想,后者则是一种客观分析的科学维度逐渐凸显的过渡性早期思想.因此,只有将某一种思想、某一部著作放在作者的思想发展史上,放在整个哲学史、思想史中来考察,才能凸显其真正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巴赫金时空体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小说,但对于戏剧文本的分析也同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以契诃夫的《海鸥》(1895)、《凡尼亚舅舅》(1896)、《三姊妹》(1900)和《樱桃园》(1903)四部戏剧为文本依据,将契诃夫戏剧的时空体概括为以外省庄园时空体为背景,以外来人的都市时空体对外省庄园时空体的冲击为内在冲突根源,以相聚、离别时空体为基本构架方式和情绪渲染手段,以沙龙时空体组织大型复调对话挖掘人物心理“潜流”的多重复杂时空体模式,并以此为出发点来看待契诃夫戏剧中的人物、情节、冲突、结构及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