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4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经济增长新引擎。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背景下,要充分发挥创新创业和"互联网+"集众智的乘数效应,前提是通过"互联网+双创服务"模式以及完善的服务体系来优化"双创"服务。要构建行政机制、市场机制、互助机制与志愿机制有效衔接"双创"  相似文献   
2.
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的角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会提出不同的指标与要求,其实现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它是在既有的历史条件下做出的一种施政导向,要求政府维护公众利益关系和谐共生,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政府必须通过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公正途径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公正途径意味着政府从公正的基本原则和理念出发进行职能定位,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这具体表现为:在提高效率方面,要调整和优化政府职能结构,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构建新型公共财政体制,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与水平;有效聚合社会资金,实现政府与社会共同承担公共服务的提供.在实现公平方面,政府必须重视全体公众的基本公共需求,在服务职能的基础上进行角色定位,承担除旧布新的责任,促进社会合作的生成.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年轻干部职务晋升设计要以人民为中心,致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践与创新,不断提高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营造敢担当、勇创新、善作为的良好政治生态。新时代年轻干部切忌用浮躁化、碎片化、空心化的思维方式延缓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型社会治理格局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的一项伟大历史目标,政府在其中担当着核心主体的角色.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是引导社会走向和谐的保证.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是一种不同于自由放任型和干预型政府职能模式的政府职能模式,它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总体性哲学理念下,根源于中国实际,并反映了历史发展的新趋势,是惟一能够担负起引导社会走向和谐的政府职能模式.  相似文献   
5.
对残疾人均等享有公共服务如何解读,是推进残疾人事业的基本标志与评判标准。在社会转型期,残疾人作为社会的成员同样享有基本生存权、基本健康权、基本精神权与基本发展权,他们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与多层次化。但在现实生活中,残疾人公共服务的缺失日益凸显。在明确残疾与残障、预防与康复、机会均等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前提下,了解残疾人公共服务的需求与缺失,把残疾人公共服务的发展方向明确定位为均等享有。其中,残疾人机会均等的条件、标准、规则是发展残疾人公共服务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刘琼莲 《决策》2006,(9):46-47
乡镇政府具体承担维护社会治安的责任,无力自保更谈何保障乡民?无论是乡长被打还是乡镇遭抢不报案,公众在对乡镇政府的行政能力提出质疑的同时,更希望去梳理、探求乡镇治安“疲软”问题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7.
刘琼莲 《领导科学》2013,(23):36-38
当前我国经济秩序、政治秩序、社会秩序、心智秩序和感觉秩序都面临着转型,急需一大批在思想、作风、实践和能力上率先转型的领导人才来引导和推动,即领导人才要确立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正确认识公共权力,在制度框架范畴内行使权力。近年,由不雅视频、艳照引发的官员被免职、刑拘、"双开"等现象,都留给人们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与社会转型时期,残疾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必须承担的职能和责任。残疾人公共服务体系具有人本性、均等性、参与性、共享性、预防性、服务性等特征。在政府资源稀缺的现实情况下,必须发挥政府和社会组织以及民间资金的作用,要在解读国际残疾人公共服务的前提下,深入研究残疾人公共服务体系的支持网络,建好"654321系统工程",准确定位残疾人公共服务体系的利益相关方即政府、管理机构、社会力量、社区与残疾人基层组织等角色,建立并发展残疾人事业的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9.
试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及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强调根据人的个体性和差异性来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强调全体社会成员在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上有充分的开放性,强调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基本生存与发展的公共服务的相对均等与"底线"均等,强调充分尊重全体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权和需求偏好的表达权以及政府与市场、社会之间的合作,强调基本消费均等化和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系统涵盖了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方、需求方、目标、实质、过程、公共财政、标准、监督以及评价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增强社会信任与韧性,基于社会治理共同体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效能治理,是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课题。社会治理共同体高质量发展作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一把“金钥匙”,要遵循社会治理思想流变、格局演变和环境变迁三重逻辑。推进社会治理共同体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是通过响应式布局、数字化赋能、精细化服务、项目化推进和标准化建设,有效实施依法治理、科学治理、合作治理、专业治理和共同治理。新征程社会治理共同体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在于发挥党建引领功能,牢固树立全周期服务理念,提高现代治理服务能级,完善共同缔造模式,创新制度型开放,不断完善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本方式,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体行动,实现公共领域、私人领域与日常生活领域的互动嵌入与融合创新,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健康中国和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