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1篇
综合类   2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市场经济中,生产经营者的不道德、欺诈以及丧失社会责任等,都是违背经济伦理的具体表现。为了确保市场经济秩序的良好运行,经济伦理是必须永远坚守的信条,也是富有生命力的研究课题。践行经济伦理的基本前提是,在“经济的内部”竞争者之间制定与遵守市场规则,并且“积极推动其生产力无阻碍地发展”的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2.
萧条经济学及其教义在经济衰退与萧条之时往往备受重视.萧条经济学"印刷足够的钞票"解决经济衰退与萧条的"简单方法"以及通过"发票子"搞建设的方法,许多经验数据证实了其理论和实践的合理性,当然也遭受到不同程度的质疑.我们通过对萧条经济学代表性观点的评述,进一步认识货币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强化货币事务管理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货币投入经济的方式以及货币对经济的作用,既是货币理论中经常引发争论的问题,也是吸引人们不断探索的课题。罗运贵教授的《新宏观经济学》,对货币的功能做了开创性的划分,对货币如何投入经济与作用经济进行了极具创新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打破银行垄断"旨在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和金融服务。银行业的经营与发展需要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银行业利用规模经济降低经营成本,借助范围经济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反垄断法》不反对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垄断结构,但禁止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的垄断行为。因此,"打破银行垄断"是清除银行业的垄断行为,而不是纯粹的垄断结构。针对社会公众对收费的项目、标准、服务的质量存在质疑和不满,建立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基础的金融服务价格与质量相匹配的价格体系,是"打破银行垄断"的当前目标。  相似文献   
5.
论货币的稀缺性与双刃性--兼与罗运贵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货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认识货币的稀缺性,将促使人们关注货币资源的最优配置;理解货币的双刃性,让人们既要强调"经济增长率意识",更要增强"货币增长率意识",从而充分发挥货币对经济增长第一推动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金本位制成为束缚经济繁荣稳定的"紧身衣",而在"无海图航海"中金融危机事件又接连不断。因此,既不能"重回金本位",又不要继续"无海图航海"。为了保证国际货币体系的安全稳定,需要建立平稳运行的汇率制度。创建国际规则约束泛滥成灾的美元,是汇率制度平稳运行的基本前提;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是国际信用机制运行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的货币史上,美元自面世至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不同阶段的美元对世界经济施加的不良影响有所不同。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前,拥有世界黄金总量更大份额的美国,不但不严格遵守金本位制规则,反而利用美元对国际贸易和世界货币体系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的美元,不仅没有真正承担起国际价值标准的义务,而且经常将美国的债务危机转嫁给贸易国;布雷顿森林体系后的美元完全脱离了黄金的约束,致使美元在世界范围肆意泛滥,造成世界性的通货膨胀,以及国际贸易体系和世界货币体系的不稳定。  相似文献   
8.
国际金融秩序与国际金融体系关系密切。国际金融秩序的动荡和金融危机频发,其重要原因在于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三位一体”式结构。这种结构对国际金融秩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霸权国从别国攫取利益、向世界转嫁危机,从而导致国际金融秩序的动荡和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  相似文献   
9.
日益短缺的水资源面临的价格与节约的冲突,成为自然资源经济学的一个难解之题:水资源严重短缺的趋势,需要通过价格调整其分配与消费,而作为公用事业产品的生活用水,价格的长期粘性不利于水资源节约。提出这个问题,意在提示人们共同探讨破解这一难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地方政府城市环境治理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应该遵循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本原则,并将增进社会福利优先而不是政府政绩优先作为基本前提.能否在实施禁摩的城市范围内,比较准确地划分禁摩与非禁摩区域之间的界线,是检验政府城市环境治理能力的一个缩影.因为就摩托车作为交通运输工具而言,其质量标准的不断提高,公众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意识的加强等,使其可以成为增进社会福利的工具,所以不必要对摩托车"一禁了之",而应该给其发挥作用的合理区间.同时,政府与公众之间禁摩博弈的过程表明,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政策措施的理解和支持,对政府行使其职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