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社会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针对中国目前的房价虚高,仅从某一个方面进行治理都不可能立竿见影。为此,首先,要以有关房价管制方面的法律制定为起点,对房价实行浮动性全面管制。其次,以制定完备的土地制度为突破口,对地价进行强制性管制。再次,通过改善国有住房供给短缺的办法来促进房地产业公平竞争。复次,从区别对待各级各类住房消费群体入手,出台差别化住房消费政策,从而优化住房消费结构。最后,以防止金融支持过度为目的,出台三项化解房地产业金融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刘美平 《经营管理者》2013,(31):128-128
具有经济伦理思想的《管子》,是在特定的社会前提下产生的,可划分成生产伦理思想、分配伦理思想、交换伦理思想及消费伦理思想四大类。生产伦理上,它提出了民生之本要以农业生产为主;分配伦理思想上,它指出要以民为主,不剥夺民权民财;交换伦理思想上,它认为应以市场为准,互利交换;消费伦理思想上,它认为应节俭与奢侈并重。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百余年城乡经济结构演变的历史表明,国际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入侵是导致中国形成"两极产业结构"进而形成"两极城乡结构"的主要原因,而近代历史中形成的"两极结构"又恰恰成为建国后中国进行赶超型工业化和限制型城市化的宏观背景。因此,中国要优化现在的城乡经济结构,必须认真研究近代时期的被动工业化和畸形城市化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深重灾难,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目前中国提高农村人口城市化水平的艰难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4.
刘美平 《现代交际》2013,(11):181-181
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的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在消费群体组成中,学生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学生的消费观受自身经济水平与社会价值观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某所高职院校的学生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几点对策意见,希望对学生合理消费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自我国住房实施市场化改革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中央政府的改革目标在实际执行中发生了偏斜,致使房价虚高成为突出问题.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与私有垄断开发商之间的暗合谋作用、私有垄断开发商之间的明合谋势力、高收入强势群体的错位购买、银行的非理性过度金融供给支持和政府的管制软化是形成房价虚高的主要原因.为了全面控制房价虚高问题,要以加强政府管制为起点,以建立高效的土地制度为突破口,以增加国有开发商供给为着力点,以校正银行的非理性过度金融支持为前提,实现房价的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6.
目前 ,在优化城乡结构方面存在三个方面的认识误区 :一为产业误区。二为规模误区。三为体制误区。  相似文献   
7.
刘美平 《劳动世界》2013,(11):74-74
近几年我国教育界中高职学校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机构逐渐深入到教育中来并被广大人民开始渐渐接受,高职中的学生作为一批特殊的学生,他们的学习状态和生活习惯等都受到了社会上普遍的关注,当然这就包括了最为普遍的消费观念,本文就是针对高职学生的消费观念引出现如今高职学生在消费观念上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和误区并及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中俄政治上高层友好往来是双方进行黑龙江流域合作与开发的大前提和大背景,从泛斯拉夫主义和大俄罗斯主义中诞生的“俄罗斯思想”是目前俄罗斯民族的精神动力,这是有利于流域合作与开发的软环境;而来自俄罗斯远东的“中国威胁论”、“中国移民论”和部分中国人在中俄贸易中所呈现出的商业道德问题,又是影响该流域合作向纵深发展的不利软环境。因此必须开展全方位和多层次文化交流,消除俄罗斯对中国产生的不良情绪,完善法律保障,加强管理和监督等是促进合作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奥运经济的双重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之后,奥运经济便成为国内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奥运经济具有有形财富效应和无形文化效应。有形财富效应包括直接性经济效应、间接性经济效应与衍生性经济效应三个方面,无形文化效应表现为国家形象层面的政治效应、企业层面的品牌效应和传统文化层面的扩散效应。无论是财富效应,还是文化效应,二者又都具有两面性。  相似文献   
10.
德国"经济奇迹"深层根源探究及其对中国改革之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国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溃败,但仍能复兴,并创造"经济奇迹",根源在于教育改革为其提供了高质量的人力资本,政治改革为其创造了前提条件,弗莱堡学派、本土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和经济伦理学派相互补充、共同作用形成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型为其理论向导,对外开放是其经济腾飞的外部因素.德国的成功经验启示我们:教育兴国,依法治国,理论强国和开放富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