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平城时期是北魏少数民族政权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在社会变革的推动下,文化碰撞与融合共存。在信仰文化上,北魏政权改变了原始的自然崇拜状态,转而尊崇代表当时主流信仰文化的佛道,故信仰文化的认同加快了鲜卑族汉化的步伐。佛道间的根源性差异、北魏上层的认同性取向等因素致使二者在北魏平城时期实现了历史性的变迁,使得佛道信仰文化发展更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2.
针对仿真风险难以量化分析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影响网的仿真风险分析方法。考虑到仿真失效影响的多样性,对仿真风险的描述进行了改进,以风险分析的失效模式、决策效应和严重等级为节点,建立仿真风险分析影响网模型,设计了影响网参数的确定方法,实现了失效模式及因果关系的定量化表达,给出了影响网因果关系的运算方法,通过引入二元语义方法实现了分析结果的综合,得到了半定量形式的仿真风险分析结果。通过实例应用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3.
海神信仰是人们对海洋神灵崇拜的产物,秦汉时期在继承先秦海神信仰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海神信仰的内容和形式,使秦汉社会的海神信仰呈现出了人格化、世俗化、社会化的新特点.随着海神信仰的发展,秦汉社会的海洋意识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以海洋控制为主体的海洋政治观得以践行,而海洋文化观的发展进一步拓展了海洋意识的范畴.至此,海神信仰与海洋意识已融入到秦汉社会中,成为其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河洛地区地处"天下之中",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隋唐时期,河洛地区凭借其交通枢纽的位置、功能齐备的城市设施、厚重的文化底蕴,以及诸多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的实施,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周边少数民族内迁河洛地区。少数民族的到来,给河洛地区带来了独具特色的异域风情,大大促进了该地区民族多元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赵振华先生的《洛阳古代铭刻文献研究》是一部研究洛阳古代金石铭刻的重要著作,已于2009年12月由三秦出版社出版,并荣获第25届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一等奖。该书共有8编133万字,全面系统地汇集了不同时期作者对洛阳古代铭刻文献的研究成果80余篇。其内容详实,  相似文献   
6.
北斗作为天象中的重要星辰而倍受人们的关注,并逐渐演变为北斗信仰,成为古代重要社会信仰形式之一。天文学意义上的北斗崇拜衍生出的北斗主生杀观念和厌胜观念是北斗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死观念与阴阳思想渊源相通,早期道教对二者进行有机整合,使北斗演变为北斗星君,实现了北斗主生杀信仰内容的道教化。北斗厌胜信仰也被道教所吸收,出现了北斗信仰仪式的道教化,北斗信仰在汉晋时期完成了内容与形式的道教化进程,实现了社会信仰形态的跨越。  相似文献   
7.
河洛地区地处"天下之中",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隋唐时期,河洛地区凭借其交通枢纽的位置、功能齐备的城市设施、厚重的文化底蕴,以及诸多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的实施,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周边少数民族内迁河洛地区。少数民族的到来,给河洛地区带来了独具特色的异域风情,大大促进了该地区民族多元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道官是古代政权为管理道教所设的一种特殊官职,而道官制度是古代政权在道教管理实践中的智慧结晶,对于实现政权对道教的宏观管理和协调政教关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唐代的道官制度继承前朝,在道教管理实践上趋向成熟,同时在中央集权的日益强化趋势下,政府不断加强对道教的宏观管理,道官也逐渐沦为世俗政权的卑微附庸和御用工具,日益呈现世俗化和官僚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正>赵振华先生的《洛阳古代铭刻文献研究》是一部研究洛阳古代金石铭刻的重要著作,已于2009年12月由三秦出版社出版,并荣获第25届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一等奖。该书共有8编133万字,全面系统地汇集了不同时期作者对洛阳古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