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
1.
美国当代绘本界大师莫里斯·桑达克于1981年出版的作品《在那遥远的地方》一直被评论人与读者认为是桑达克笔下最神秘莫测、最复杂隐晦的作品,但它也是桑达克本人心中最成功的作品,因为这部作品再现了他内心深处隐藏的童年创伤记忆,帮助他治愈抚慰创伤。只有通过细读绘本,解析图画和文字之中蕴含的丰富象征和典故运用,才能深刻理解桑达克代表作《在那遥远的地方》的治愈创伤的功能和他对儿童成长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卢婧洁 《学术探索》2013,(5):112-115
亚裔美国男性酷儿群体由于其性取向和性本质,成为亚裔族群内部被隐藏、被消声、被压制的“耻辱”,但同时他们又因为“顺应”了美国白人主流文化中扭曲异化、女性化的亚裔男性的刻板形象而受到追捧。本文通过对美国华裔作家梁志英的短篇小说集《凤眼》的分析,揭示了亚裔美国男性酷儿们在面对来自美国主流社会的种族歧视与本族群内部的性别歧视的双重压力时对自身的族裔性别身份所产生的困惑,以及他们对如何确立正视自己的族裔性别身份所作的思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