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夏洛蒂.勃朗特作品中最令人着迷的一类男性人物形象——拜伦式英雄,是独特的、勃朗特式的,其美学成因主要有阅读经验、审美选择、地域环境、现实影响等。而勃氏的拜伦式英雄因对继承的超越所呈现出的独特的矛盾性、阳刚性,以及既"拜伦式"又"反拜伦式"的男女情爱模式,使其成为一个可临摹不可攀越的艺术原型。  相似文献   
2.
论《谢莉》中的两性对抗及双性同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继《简.爱》之后的又一部力作,《谢莉》通常被看作是夏洛蒂.勃朗特唯一一部旗帜鲜明的女性主义文本。作品自始至终弥漫着存在于两性之间的对抗性、排他(她)性。但是,对抗不是勃朗特的目的,盲目的排他(她)性对任何一方来说都是不完整的、非人性的。从对抗的历史现实中,我们感受到勃朗特对人性完美、强烈、执着的追求,即勃朗特式虚幻的"双性同体"理想。  相似文献   
3.
“母亲的缺席”一直是困扰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永恒的母题 ,也是她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们不得不面对的人生磨难。然而 ,母亲的缺席并不就意味着母爱的缺席 ,夏洛蒂在《简·爱》里以一系列母性形象 ,包括神奇的大自然 ,满足了孤女简对母爱的诉求。但母爱本身又远不是简的终极渴望 ,通过字里行间我们能感觉到她对母亲身分的厌烦和拒绝  相似文献   
4.
夏洛蒂·勃朗特最后一部完整作品<维莱特>被很多人认为是不亚于<简·爱>的杰作,其中凝聚了作者主要的人生体验和复杂微妙的心理之旅.小说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看":露西·斯诺隐形人般的旁观,贝克夫人无处不在的窥视,保罗理直气壮的监视,以及随故事高潮时露西充满挑战的对视和勇敢的正视.本文试从"凝视"理论入手,通过对露西与约翰、贝克夫人和保罗三人"看"所折射的关系分析,解读主人公的心路历程和性格发展,探索作者对同性、异性以及权力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对女性之间同盟和友谊的讨论曾一度成为 1 9世纪中叶英国社会的焦点问题 ,女性作家不可避免地投入到这场论争之中 ,夏洛蒂·勃朗特也不例外。在 1 849年出版的《谢莉》一书中 ,她通过对两位女主角谢莉和卡罗琳之间友好关系以及卡罗琳与母亲之间的天然同盟的细腻描述 ,肯定了女性之间友谊、同盟的可能性及其迷人的前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