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礼记·祭法》、《国语·鲁语》关于“圣王制祀”的概述,特别是“非此(是)族也,不在祀典”常为一些学者作为部族或宗族祭祀原则的分界线,并由此得出“夏以前祭祀远祖以氏族英雄人物配祭,夏以后只配祭统治者之祖,不问其才德如何”,“在殷设有‘宗庙’,‘祖庙’,‘祢庙,分别祭祀自己的氏族、宗族或家族的祖先,……相互之间不得僭越”等结论。这些观点不仅对引文原意有所曲解,而且从根本上模糊了”祀典”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2.
当一种文化成为历史、成为传统的时候,它的物质层面渐渐地消失了,而精神层面则独立于政治、经济之外,以观念形态出现,支配人们的思想行为,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充实而系统化。中原历史文化是一种精神内涵,它主要起到的是精神激励作用,这是中原崛起的灵魂。  相似文献   
3.
教育报刊是出版业的特殊群体,其兴起和发展与中国教育大发展构成的特殊文化环境息息相关。近年,国家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法规,进行报刊整顿,报刊经营市场化是大势所趋。教育报刊应尽快走出行政依附的怪圈,着眼市场前沿,追踪市场趋势,适时抓住机会,在市场经济中重现辉煌。  相似文献   
4.
黄河文化的历史价值李民,史道祥我们在编写《黄河文化百科全书》(即将由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过程中,深切体会到在我国广惠的大地上,有许许多多的风貌、人物、事件等等都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生动的教材。而黄河文比在诸多的教材中,占有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  相似文献   
5.
论中原历史文化区域的形成及基本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原地区在新石器时代形成基本的区域文化雏形,在踏入文明门槛之后逐渐形成了中心文化区、黄淮文化区、楚文化区、豫北文化区等基本板块,在社会发展中各具特色,显现出异彩纷呈的崭新气象.由于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强烈干预,决定了中原文化自古及今大一统的本位特征以及在中国文化中的主体地位.中原文化区域特征的独立性是脆弱的,各个地区的地方特征在这种强势文化的作用下显得个性软弱、断层明显.  相似文献   
6.
史道祥  郭敏 《殷都学刊》2007,26(3):142-147
在中华文化的发展、互动过程中,"中原"一词上历经方位概念、地域概念到观念概念的演变,文化传承关系超越地域从未间断。中原文化因具备了承载中华文化的主体内涵,其摇篮地位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深人人心。在新时期,中原文化作为一种区域文化被赋予新的内涵,对中原文化的探索趋于理性和内化,研究范围上从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定位于当今行政区划内的"河南"本身,研究内容上从抽象的理论探索转向中原崛起背景下的文化软实力的支撑,研究重点从对传统文化的回顾转向对现实的解读和未来的展望……这既是对中原文化地位的重新估价,也是文化研究深化和细化取得的可喜成果。  相似文献   
7.
濮阳西水坡“龙虎墓”的材料公布以来,学界同仁各抒己见,进行过种种论证和猜测。本文参考诸家研究的成果,重点剖析第二组摆塑内涵,以窥古人的精神世界。一1987年5月,河南省濮阳市文物管理部门在配合中原化肥厂引黄供水调节工程的发掘  相似文献   
8.
奇妙莫测的远古文化,加之神话般的外衣往往使人扑朔迷离,竟有些严肃的历史学家视之传言,一度怀疑其存在的真实,我们认为,即或神话也有植根的土壤,这个土壤便是她的创造者——人类的活动踪迹。基此,本文从众说纷纭的夏代“西河”地望着手,在探求夏人活动中寻找文化源渊。  相似文献   
9.
史道祥 《殷都学刊》2005,(2):96-101
中原岩画的首次发现,折射出人类文明进步过程中走过的共同道路。中原岩画的早早消失,说明这些人为的敬畏早已成了历史的陈迹,中原居民在认识人类自身的力量以后,很快把自然神作为人类社会组织的附属,中原政治是一种世俗政治;岩画集中而保存完好的少数民族地区,在人类文明时代的地平线上徘徊时间较长,自然神和宗教政治长期作为一统治思想而存在,巫术是氏族部落的稳定剂。但意识形态的发展是跳跃性的,思想一旦与先进的文明相碰撞,便如脱疆的野马,一跃从百年不变程式化思维的鸿沟上越过,自觉不自觉地开始了文化的交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