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3篇
社会学   1篇
  2014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性”在张载的理论中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概念。张载在对佛老哲学进行批判的基础上阐述其对“性”的理解。他认为,气之所以成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因为其固有之“性”,即“性”是“气”运动变化的根源。这种运动变化的能力,来自气内部固有的“二端”性质,“二端”相感是一切事物产生和变化的根本原因。所以,“性”又是一切存在物的内在本质。人和物正是有其“性”,才不断地产生并变化着。“性”清通神妙,却是可以认识的。  相似文献   
2.
张载的“性”论思想是中国古代“性”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主要集中在四个命题中:一是“合虚与气,有性之名”,这可以理解为张载给“性”下的定义;二是“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这是张载“性”论的主要特点;三是“性即天道”,这是天人合一思想在张载“性”论中的体现;四是“性率天地”,这是张载人性学说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张载的“性”论思想是中国古代“性”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宋明理学的奠基者之一,张载的“性”论思想对二程和朱熹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他们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夸大张载“性”论中的神秘因素,赋予“性”以神圣的性质,从而构建起为封建制度作论证的理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4.
当今国际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的外交导向,表明中国将为建设"和谐世界"做出实质性的行动。本文通过分析"和谐世界"战略构想的内涵及意义,探索在"和谐世界"思想指引下,我国外交政策的走向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社会建设中,就是要纠正以经济增长衡量社会进步的偏颇,倡导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理念,真正实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过程与人的主观目的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浅谈大学校园景观建设的目标及实施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校园景观是校园中各种可见的、有形的文化特征,它显示在校园空间中,反映一定群体的精神风貌、审美情趣、价值趋向,对学生具有潜在的教育功能。高校应重视校园景观的建设,高起点、高要求建设。  相似文献   
7.
"和谐世界"理论是在全球化发展和国际问题不断出现的情况下,中国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构,在全球治理实践过程中运用创新思维的结晶。该理论倡导和谐的安全观、发展观、文化观、治理观,并且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它是全球治理的中国理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提炼,也是对西方全球治理理论的补充和改进。"和谐世界"理论有利于在国际关系民主化基础上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建设一个符合世界各国人民根本利益的自由、公正、平等、包容的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