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8 毫秒
1
1.
表见代理表现形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见代理制度是我国合同法修订后新确立的一项制度。表见代理的表现形态主要表现为授权表示型、权限逾越型和权限延续型三种类型。通过对表见代理表现形态的分析,将会使我们对表见代理制度有更加明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知情权是世界各国公民享有的基本人权之一。在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知情权表现为其有权了解侦查、起诉、审判机关是否立案、诉讼进程以及自身享有何种诉讼权利的权利。公安机关是被害人参与刑事诉讼活动中首先接触的司法机关,它在保障被害人知情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切实维护立案侦查阶段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明确被害人知情权的范围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其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被害人既是刑事诉讼的当事人,又是刑事诉讼的启动要素之一。虽然我国刑事诉讼法赋予侦查阶段被害人较多的诉讼权利,但是,由于侦查程序本身的特殊性,法律规定与被害人的现实需要存在很大的差距,导致被害人诉讼权利保护方面存在不足。分析侦查阶段被害人人身安全权、财产权、知情权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对被害人权利的保护,以体现法律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4.
格式条款的存在是大规模生产日益发展的产式.它改变了传统的缔约方式,降低了交易成本.但是,它的运用背离了合同自由原则,极易造成相对方的利益损害.因而,有必要从各方面对格式务款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5.
新合同法第49条首次明确规定了表见代理制度。对表见代理行为在被代理人、无权代理人和相对人之间所产生效力的分析,旨在明确各方主体在表见代理行为中的责任归属问题。探讨和研究表见代理的法律效力问题,对完善表见代理制度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表见代理作为我国合同法上新确立的一项制度,理论界对该制度中的不少问题存在争议。表见代理的性质问题更是争论的焦点。通过对表见代理性质的探讨,本文认为表见代理属于一种特殊的无权代理形态。  相似文献   
7.
虽然我国刑事诉讼法对证人保护问题有所规定,但是实践中仍然存在对证人保护不力的问题。证人有作证的义务,司法机关有保护证人安全的义务。为切实保护证人及相关人员的合法权益,应当借鉴《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相关规定,明确证人保护的机关,采取对证人事前保护的措施,扩大证人保护对象的范围和内容。  相似文献   
8.
新合同法与鼓励交易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合同法颁布之前 ,我国合同法领域存在《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以及《技术合同法》三部分散的合同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这种“三足鼎立”的调整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新合同法不仅从形式上统一了合同法 ,更是从立法精神上充分反映市场经济的要求。它不再把维护交易秩序作为其唯一目标 ,而是将鼓励交易作为其重要目标。这是时代的进步与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