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试论当代管理理论中价值观的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传统理性管理理论进行反思和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当代管理理论提出了价值观管理。传统理性管理理论中的经济主义价值观带来了人类外部生存环境的破坏和人类内在价值意义的丧失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使得当代管理理论中价值观的重构成为必然,导致了价值观管理中超经济主义价值观的产生。我国科学管理理论的建立,应以唯物史观的哲学价值观为理论基础,吸收西方传统理性管理理论中经济主义价值观中的合理成份,挖掘我国管理理论中道德主义价值观中的精华,进而形成体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超经济主义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自我实现问题日益为社会所关注。人本主义自我实现观在理论出发点、精神动力机制、价值取向、发展途径等方面的理论是以抽象人性论、非理性主义、个人主义为基本特征的,因而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曾对我国青年起过很大误导作用。从历史唯物论观点出发,建立科学自我实现观是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王燕群  吴倬 《北方论丛》2010,(1):110-113
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里没有价值以及价值问题的专门论述,但其文本中却内在地蕴涵着丰富的价值思想.马克思以实践唯物主义为基础,从"现实的人"出发,对价值及其特性的论述与探究,形成了具有丰富内蕴的价值思想.这一价值思想为我们变革社会现实、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价值旨归,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发展市场经济对人们道德思想和行为有双重影响:一方面使人们的主体意识、利益意识得到了增强,促进了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但另一方面,也为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滋长提供了土壤。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加强集体主义的道德教育,以抑制负面效应,促进积极因素。本文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集体主义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必然性,回答了当前进行集体主义道德教育实践中的两个重要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5.
试论科学自我实现观在历史唯物论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历史唯物论中,科学自我实现观应该成为其中的理论构成部分。阐发科学自我实现观是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回答西方人本主义自我实现理论所提出的某种理论挑战以维护历史唯物论基本立场、观点的需要;该理论的提出和阐发构成了历史唯物论研究的新视角、新内容,有助于使唯物史观更加全面、具体、丰富、深刻  相似文献   
6.
埃里希·弗罗姆是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社会哲学家,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西方世界他被誉为“给新社会的建立奠定精神基础的先知”。弗罗姆是在他的第一部重要著作《对自由的恐惧》(又译《逃避自由》)一书中确定了自己后来的研究方向——社会  相似文献   
7.
当代美国主流人生价值观追求的目标是幸福 ,幸福可分为精神快乐和肉体快乐。精神快乐是其社会倡导追求的主要目标 ,但不排斥对于肉体快乐的追求。金钱本身不是目的 ,只是获得肉体快乐和精神快乐的手段。财产私有被看成是社会公正的前提 ,获得金钱的主要方式是进入好的职业 ,进入好的职业必须具有好的教育。约束他们行为的手段主要是个人对行为污点的逃避以及对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和各种社会组织的行为规范的遵守  相似文献   
8.
关于开设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思路与措施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教育部2005年颁布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的新方案,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将于2007年9月在全国高校正式开设。本文探讨了关于这门新课开设和建设的指导思想、教学要求及特点、进行理论教学的教学形式和逻辑思路、教学环节建设、提高这门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路和措施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马斯洛(1908—1970)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1968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他是被称为心理学“第三思潮”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辨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文章考察了“以人为本”的理论渊源,指出了它作为人本主义思潮的核心思想所具有的非科学性、抽象性和不确定性特点;分析了它作为宇宙观、社会历史观和价值理论所具有的内在矛盾,揭示了它作为一种实践原则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指出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般不应随意使用“以人为本”的提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