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8篇
社会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引言 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曾在其著作《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提出一个宗教所具有的两个最基本的构成要素:1、必须具有与神圣有关的信仰与仪式。2、必须具有一个由具有相同信仰和仪式的人所结合而成的道德共同体,即通常意义上的教会。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古代并没有一个如同西方基督教那样严格符合标准的宗教团体。但考虑到中国与西方历史环境的不同,我们常常把中国古代一些带有宗教色彩的团体亦称为宗教。  相似文献   
2.
记忆的极限     
信息时代使人越来越懒得记忆,其实记忆也可以是一种运动和竞赛。不幸的是,有时记忆被当成了学习的核心。只要你敢于彻底依赖IT技术,你也可以什么都不记。2006年10月3日晨9时,日本千叶县木更津市的一个大厅内,60岁的心理健康顾问原口秋良开始背诵圆周率。  相似文献   
3.
中国绘画(国画)有它独自的特点。这除它所使用的工具“柔毫”、宣纸、颜料和由它所决定的技法(骨法用笔)和水墨渗纸所产生的特殊趣味与西画的油料色彩在画布上所显现出来的特殊调子有所不同外,在绘画的总体要求上也是不同的。西画主张形状的切似、色彩的逼真、气势和客观对象的协调一致;而中国画则主讲“气韵生动”。这在中国历代论画之书每多论及。南齐谢赫在《画六法》中把“气韵生动”作为第一法、画品的总的要求明确地提了出来。俞剑华在《国画研究》中说:“气韵乃画家之最高目的,最妙之结晶”,“为国画  相似文献   
4.
<正> “新境界”的到来 对工业设计而言,产品的竞争也就是设计优劣的竞争。今天,伫立在“GATT”门槛前的中国人面对外来名牌对国门的冲击,耳听环球经贸竞争对国货的呼唤,也在焦虑与紧迫中祭起工业设计的智慧之剑,去迎接未来经济的挑战与角逐了。 八十年代后期,粤地五羊城陡然杀出一匹工业设计的“黑马”——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潘殿伟离职“赶海”,挂起了广州市第一家私营工业设计公司的招牌:“新境界设  相似文献   
5.
新历史主义正在中国文坛变得越来越炫人眼目,新历史主义正在崛起,并成为一支大军,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在论述本题以前,对于题目概念,有一个交待的必要.关于本题,有人称之为新历史题材小说或新历史小说,我则倾向于涵括力更强也更切实际的“新历史主义”这个概念.  相似文献   
6.
吴戈 《学术探索》2004,46(2):82-84
作者认为,在马克思的《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与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之间,有一条始终注目人、关怀人的线索。宏观到全人类的自我解放,具体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始终以人本为出发点,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目的,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发展学说的以人为关注核心的一贯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小剧场戏剧的演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戈 《学术探索》2001,5(1):80-83
中国新剧文化的摹本是西方兴起的小剧场运动的戏剧,中国小剧场戏剧在历史流变中具有不同时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实践动因和变迁性,在泛文化时代,小剧场不再意味着非主流、及商业反票房的实验戏剧空间,而是一种杂合的戏剧文化状态存在的场所.  相似文献   
8.
評薛宝釵     
《红楼梦》里的薛宝钗,在历来的评论中发生了很大的分歧,曾经形成所谓“拥薛派”和“拥林派”——前者称之为“大贤大德”的“贤宝卿”,后者斥之为“虚伪”、“奸险”、“一心争夺宝二奶奶的宝座”而害死黛玉的“罪魁祸首”,甚至有人为此“一言不合,竟挥老拳”。无耻地自誉为“半个红学家”的江青及其御用文人,更把其拉入什么“父党”和“母党”的“斗争”,纳入了评儒说法的轨道,作为“和贾政一样”的“浑身浸透了中庸之道”的“大观园里的女儒”来批判。  相似文献   
9.
鲁迅先生说过,他作《阿Q正传》的目的就在于塑造一个“现代的国人的魂灵”,藉以暴露“国民的弱点”,摸索出中国“国民性”的“病根”,寻求疗救的方法。我们要探索《阿Q正传》的思想、艺术价值,就必须认真探讨一下阿Q的“精神胜利法”与中国“国民性”的“病根”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画论中的美学思想是极为丰富而精湛的。它是中国民族绘画的理论基础与经验总结。它和中国绘画艺术珍品一样,为世界美学理论的长河增添了异彩,体现了中国画论美学自己独具的体系和风貌。中国绘画的理想主义(浪漫主义)、写意画风和它以“三寸柔毫”,“线”、“点”的形式结构、笔墨气韵所表现的形象特点,使它在世界绘林中独树一帜,光彩夺目。它是中国画论美学思想实践的结晶。探讨中国画论中的美学思想,揭示它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