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本文通过梳理文献发现,在已有的工人阶级意识研究中存在三种不同路径:集体主义方法论视角、个体主义方法论视角和文化转向视角。这三种研究视角的基础都是生产。而消费社会的出现对工人阶级意识的研究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笔者试图将三种视角加以综合,以文化转向的视角为主要的方法论,把消费社会的结构性因素和个体主义对阶级意识的表达考虑进来进行研究。这样既避免了文化视角中相对主义的缺陷,又能更好地兼顾社会结构的客观因素的制约、阶级的主观表达以及工人的日常活动,是一个更加可取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2.
作为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的新动能和新引擎,数字经济对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驱动作用,数字经济赋能新发展格局的研究正成为学界关注的新热点。在分析现有文献的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数据资料进行三级编码,构建数字经济赋能新发展格局内在机理的理论模型,揭示数字经济赋能新发展格局的微观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通过资源赋能、产业赋能、消费赋能、开放赋能4个主范畴,推动我国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其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数字经济赋能新发展格局的内在机理,并为数字经济赋能新发展格局的现实路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化时代,服务外包正在逐步成为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发包企业的运营成本、提升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的有效途径。本文在介绍服务外包的概念、剖析国际服务业转移趋势和国内服务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发展服务外包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结合甘肃省服务外包产业的现况,进一步分析了甘肃省资源依赖型城市实现转型及跨越式发展的思路及路径选择,并提出了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4.
"十二五"期间,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服务外包从中东部发达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服务外包二次转移浪潮正在兴起,成为全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动力。本文在剖析甘肃省发展服务外包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对甘肃省服务外包产业的现状分析,提出了甘肃省承接中东部服务外包转移,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5.
吴玉彬 《社会》2013,33(5):230-241
长期以来,无论是纵欲还是节俭,消费都被认为是私人的活动.在日常生活中,人一般在消耗、消灭、毁灭和浪费等意义上理解消费,消费因此被妖魔化和污名化学界也曾对其漠不关心,甚至认为“消费是对文化的腐蚀”(Miller,1995),但学术的思想和创新此时却从这些稀松平常、细微琐碎的消费领域等方面获致进展,近些年消费文化研究以及消费社会学和消费人类学领域的异军突起即为一个证明,其中关于鲍德里亚消费思想的研究尤其受到关注.对于鲍德里亚的思想,尽管已经有了一些讨论和分析,但仍然值得重新梳理、探讨和评估.  相似文献   
6.
吴玉彬 《天府新论》2016,(1):110-115
农民工是否工人阶级化不是一个理论的预设和判断,而是一个现实性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在非正规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理解农民工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取向时,如果还秉持二元经济体系下的人口流动模型和农民—农民工—工人的线性进化观点就会变得不合时宜。此外,自下而上的阶级力量日益式微,农民工各项权利的落实只能寄希望于国家的调节。在中国政治制度、经济现实和文化背景的制约下,农民工所从事的非正规就业已演变为一种常态的社会现象,并将长期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