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9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27篇
综合类   9篇
社会学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家在创作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不同作家在这种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是文艺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将能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类似的社会生活现象在不同的作家身上会唤起不同的反响,为什么这样的而不是别样的艺术形象会以如此这般的特色出现在这个作家的作品中。沿着这个方向探索,也许会使我们对于文学创作的特殊性和它的规律,获得更为真切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回顾一九七七年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历程,我们看到,那里边充满了激烈的冲突和多次的曲折反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着光荣历史而又重新获得了青春活力的社会主义文学,英气勃发,步履矫健。但它每前进一步,总是要迎头碰上巨大的阻  相似文献   
3.
马识途的小说创作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虽然他不愿意谈论他的作品已经形成了什么样的风格。他只是谦逊地表示,他正在努力追求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中国气派和中国作风。他甚至还曾质朴地把他的《夜谭十记》、《三战华园》等作品称之为“新评书”、“新传奇”,说它们不过是“我摆的一个龙门阵”,“一个革命斗争故事”。广大读者和文学界对他的作品的赞赏,使我们觉得有必要对他的作品进行深入的研究,剖析一下他“继承了我国的小说传统”,“用摆龙门阵的方法”写出来的小说,为  相似文献   
4.
《社会科学研究》诞生于思想解放运动发轫之际,又在推动社会改革深入开展的艰苦工作中,获得了自身的成长。回顾走过来的路程,每一个脚印里都洒满了滚烫的汗水;检阅已发行的刊物,第一行铅字里都凝聚着作者、编者的心血。十年之前,创业维艰,而今,刊物面临着的却是更大的难题。改革正趋向深化,复杂的新情况、尖锐的新矛盾层出不穷。强化理性的思考,深化理论的探索,优化刊物的素质,拓  相似文献   
5.
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年间的发展轨迹,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色,宛如“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粗看起来,似乎有些杂乱无章。但稍作深入的考察,就不难发现,它冲破了文坛多年的沉寂单调的局面,以前所未见的艺术创造成果,构造了当代文学多元发展的格局,打开了中国文学进入人们企盼已久  相似文献   
6.
今年七月以来,在全国许多报纸和文艺刊物上热烈地展开了关于歌颂和暴露问题的讨论。这是由李剑同志的《“歌德”与“缺德”》一文引起的。在讨论中,大家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把文艺的歌颂和暴露人为地分割开来,甚至对立起来,只许歌颂,不许暴露,是没有道理的。现实生活有光明面也有阴暗面,文艺既应该歌颂也应该暴露,李剑同志的论点是站  相似文献   
7.
七十年代后期,由“伤痕文学”、“寻根文学”引发的文学热潮,曾经使中国文坛出现过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八十年代中期,从刚刚敞开的国门外,一下子涌进来了一大批陌生而又迷人的西方哲学、社会学、美学和文学艺术学思潮,却又迅速使人们陷入迷惘之中。一时之间,“什么是小说”?“什么是诗”?乃至什么是文学,什么是艺术,它是什么,它能作什么……这些似乎早  相似文献   
8.
9.
吴野 《金陵瞭望》2011,(17):40-43
南京老诗人吴野撰写过《孙中山》、《秦淮恨》等作品.多次获奖。几年前他发愿以诗述史,写一首与明城墙一样长,与南京龙潘虎踞的气势相符的长诗。日前.穿越2500年历史、全方位歌颂南京改革开放成果的长篇抒情诗集《南京颂》由南京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0.
吴野 《天府新论》1998,(1):53-55
东方人与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上有着某些明显的不同之处,这并不是今天才为人所知的,而是东西方许多学者的共识,只是各人的概括有所不同而已。我国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说:“我认为东西方文化的区别,最根本的体现在思维方式上。东方人的思维方式是综合的,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分析的。”确实.只要大略地观察一下东西方人在哲学、政治、伦理、文学、艺术,乃至农业、天文、地理、医学以及保健养身等等方面的不同观念,就不难发现东方人与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是何等明显。一般而言,东方人的思维方式倾向于整体的、综合的、和合的、直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