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民俗旅游正随着旅游业的繁荣而展现出广阔的前景,因而合理的开发民俗旅游资源对少数民族和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繁荣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乡愁”研究的文化地理学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愁”涉及空间和地方,且与人之情感密切关联,是文化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很有必要依据文化地理学的学科框架、核心概念、基本理论,梳理、分析地理学者如何在乡愁研究中提出自己的视角和观点.本文采用经验主义的方法,最终建立一个文化地理学视角的乡愁研究框架.该框架是用尺度、距离、移动性刻画乡愁的空间性;用身体感知、情感记忆和文化建构分析乡愁的地方性;用对自己、对他者、对自然的三个道德评价维度,评判留住乡愁的空间实践是否成功.  相似文献   
3.
周尚意  龙君 《河北学刊》2003,23(2):72-78
乡村聚落中的公共空间是农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场所。在中国社会经济转型时期,随着乡村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乡村公共空间也在发生变化。本文以河北唐山为调查区域,抽样调查分析了当地乡村生活与公共空间的分布特点。即虽然乡村生活发生了变化,但是大多数乡村公共空间还是分布在必需性活动场所及其附近,并以两三种活动复合在同一地点为主,良好的环境和设施是附加性的分布影响因素。同时,本文归纳了公共空间活动的人员结构和组织特征,进而分析了政府、村委会、核心人物在乡村公共空间中作用。  相似文献   
4.
田燕  周尚意 《创新》2015,(6):42-47
近年来,老字号的保护和发展问题受到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从空间角度出发,梳理清代北京老字号的空间集聚;采用GIS空间分析和Crime Stat热点分析,刻画出北京现存老字号的空间集聚特征;并对比分析了两个时期的变化。研究发现,一是清朝时期的老字号已经在内外城均有集聚,大致有9个主要的集聚区;二是现存的老字号可以划分出15个主要集聚区,下含3个传统高等级商业中心、3个历史文化风景旅游区和9个地区级商业中心;三是从清代至今,北京市老字号的空间集聚程度有所降低,集聚所依托的商业街区等级有所降低。对于老字号的空间发展,提出城市空间规划重视老字号的区位问题、政府采用多样化的老字号空间扶植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间寺庙:一种文化景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的大多数文化景观研究主要集中于聚落的格局、土地划分格局和建筑这三方面。关于前者,现已有聚落地理学或者乡村地理学和城市地理学专门涉及,而中者则构成经济地理学或农业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只有建筑成为文化景观中最主要也最易见的部分,我们所研究的民间寺庙便是中国传统社会甚至现代社会中独具特色、但却十分常见的一种建筑。我们之所以挑选这样一种民间宗教信仰建筑作为本文主题,是由于我们认为,该种建筑确是中国下层社会(甚至包括上层社会的部分)文化心理的集中体现。现代地理学已经彻底抛弃了那种只注重空间,而把时间这一尺度留给历史学的片面做法。而文化景观恰恰表现了时间留给空间的印痕,正如乔丹和罗文垂所说,“眼睛所  相似文献   
6.
现代大都市少数民族聚居区如何保持繁荣——从北京牛街回族聚居区空间特点引出的布局思考周尚意目前国际上对于文化地理学的研究主题已基本上达成共识,即主要研究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的综合使用和文化景观。国内学术界对于文化区的研究早已有之,但是关于...  相似文献   
7.
城市民族社区研究在现代城市社会空间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地理学家、社会学家和民族学家都将这个研究主题作为他们研究城市社会空间的重要方向.国外学者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发表了许多个案研究成果.但是对城市实体空间与民族社区相互关系的探讨还很少,多数研究成果集中在社会学、民族学和经济学的分析和解释上.也有学者从行政地理(administrative geography)的角度研究民族社区的演变①.本文力图从城市地理学的角度解释空间相互作用对民族社区演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文化传承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而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来源是地方文献.地方文献对城市景观的描写融入了作者对景观的美学感受、情感体验和价值取向等抽象文化,因而可以作为城市景观规划的重要参考.本文借助列斐伏尔三个空间的概念,梳理了什刹海地区的地方文献,分析了文人的空间想象和审美体验,结合城市规划实践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地方文献提供给什刹海景观规划的精神文化内核是文人的家乡情怀和自然观;第二,地方文献为什刹海景观规划提供了两类特殊的文化空间表征形式——空间联想和空间关联;第三,什刹海地区的景观规划应保护与上述两类空间表征相对应的实体要素,并在关键地点设立标志物,通过意景—意境转换等具体手法,让景观成为场所想象的依托,让保护区的文化传承具有更深厚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通过选取受城市化影响程度不同的三个乡村社区,调查居民日常行为空间的变化过程以及对地方感的影响,发现地方感的差异不仅与空间重构导致的居民社区依附程度差异有关,同时还与社区"公共领域"有关。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强化地方感的措施,以更好地发挥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促进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