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9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木山房诗说》以“后妃”为题,专就《关雎》诗旨做一般性的理解和认识。虽无特别的见解,但对于我们了解、研究吴敬梓的文化思想有相当佐助。概言之,吴氏倾心于传统“经学”之术,仍不贰乎儒家道统。  相似文献   
2.
关于《教坊记》中几个曲名的考辨周延良《教坊记》载300多个曲名,其中有传世的曲辞(即歌诗),在中唐以前均属乐歌诗,可知这些曲名均是乐府诗曲名。其中还有一些曲名仅见载此书而在盛唐和盛唐以前没有作品留传,采用这些曲名传世作品却是晚唐五代的创作。就这些盛唐...  相似文献   
3.
“好”、“育”二字作为书写符号,称为字;作为发声符号,称为词;作为凝结着民族文化的单位概念,则有着历时的、共时的亦即定性的和未定性义项,解释普通语言中“好”、“育”的义项,似乎并不困难,甚至从古汉语中考察它们的义项流变,似乎也不困难,但是,如果准确或比较准确地把握它们的本义,仅仅凭借古代的字书是不可能的。 著名的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先生凭借地下出土文物研究古文字,解决了很多疑难问题,同时,也为我们研究中国古文字奠定了理论基础。笔者推考“好“、“育”本义,便是借助内蒙古桌子山的岩画(1992年,笔者考察了桌子山召烧沟岩画群并由学生拍摄了岩画的全部照片)。  相似文献   
4.
金代词史格位的文化机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人况周颐概评金人词谓:“金源人词伉爽清疏,自成格调。”(《蕙风词语》卷三。王幼安校订本6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况氏此评,在一定程度上是对金代词文学韵格的界定。这种界定,不无疏阔,但其合理性亦应首肯。所谓“伉爽”,大抵可理解为没有浓艳香泽...  相似文献   
5.
引论中国先秦的文化、文化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说,中国古文化大厦的基石是先秦文化的总和。因此,作为我国民俗文化中的情爱习俗,也导源于先秦。情爱习俗是反映一个民族的生活形态和民族心理的重要组成部份。它和社会的经济、政治、礼法以及生态环境都有直接间接的联系。诚然,它不是以上诸方面的注释和图解,但它却揭示着不同层面的社会现实。当然,它本身就是社会现实的一个分子。赖以繁衍人类的最基本方式是情爱行为和性行为。如果人类的情爱行为和性行为终止了(当然这不可能),那么,人类的繁衍也将随之终止。在人类的原始阶段,情爱行为和  相似文献   
6.
唐前“辞(词)”名义源流考周延良“辞(词)”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有着突出的多义性和明显的复杂性。大而观之。可以类分为三个范畴:一是词汇学范畴的内容;一是语义学范畴的内容;一是文体学范畴的内容。“辞(词)”在词汇学范畴的内容,主要指“...  相似文献   
7.
袁宏道是晚明“公安派”(“三衰”)中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的“性灵”说,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就袁氏提出的“趣、真、质”三个概念的考辨,论述了“趣、真、质”的内涵其实就是自然化人性论。它们的表现形式或曰承载体是文学、文论,而袁氏的文化心理却借助于它们显示了出来。本文所试图揭示的问题也基于此。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桌子山岩画文化内涵考论周延良一、引论内蒙古阴山山脉有分布面很广的古代岩画,乌海市桌子山的岩画群即是阴山岩画的一个分布区域。桌子山岩画,大致可以肯定是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迹(参照乌海市印制的《桌子山岩画》的介绍文字)。就桌子山岩画的文化形态看,它是...  相似文献   
9.
“隋唐燕乐”说认为,隋唐时代产生了一种新的音乐形式,名为“燕乐”。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隋统一之前,中国南北分治,由于生态环境与民族文化差异等多种因素,在长期的对峙过程中形成了南北各异的文化圈,音乐文化也同样如此。隋统一南北后,采取综合取舍的文化政策。初唐亦然,音乐文化盖即如此。隋代和唐初的官方音乐是以汉族音乐为基础,广泛取用少数民族音乐(也包括周边国家),因此隋代和唐初的官方音乐特点是杂揉而不是创新。初唐的高宗以后,一直到盛唐之前,基本上是整理,偶有创新,但并不具备创新的时代特征。迨及盛唐特别是天宝年间,才真正谈得上创新——作为一种宫廷音乐的“燕乐”才具有真正意义的新音乐涵义。兹就此问题,略作考察,庶几可见其真。  相似文献   
10.
西周的婚姻礼法问题,史家多有研究,但西周婚姻礼法所以产生的哲学背景问题,论者殊少。本文以西周的血缘宗法制为切入点,考察、论述了:一、西周以来“昏”和婚姻之礼的文化观念以至于哲学机缘;二、西周以来,男婚女嫁的年龄与礼法的关系以及确定婚姻年龄的哲理思考;三、西周以来,婚嫁时令的哲学基础和文化心理;四、早周和西周“腰婚”形态以及这一形态的,。理结构等等——通过对以上诸问题的考察,我们认为,西周婚姻礼法人类学意义上的祈向是人类自然本体的优化塑造与人类生存秩序的营造,其哲学背景则是二元对立生成观念的高度理性抽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