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200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文章第一部分讨论了青年吸烟的四种动机类型,即情绪型动机、交际型动机,习惯型动机和符号型动机。其中,符号型动机占据了日益显著的重要性位置,对这类吸烟者来说吸烟是为了建立或改善某种自我形象。女性比男性更注重香烟的符号意义,香烟对男性而言意味着力量,男子气,地位与身份;对于女性则象征着解放,自由与平等。符号型吸烟的逐步增多预示着吸烟者渐渐成为这个社会符号的消费的又一的殉道者,在文章的第二部分将就吸烟背后的社驱力--符号消费做进一步深入地分析。  相似文献   
2.
(一)学术界经年累月地努力于耦合个人与社会之间的隔阂,但孕育了这一隔阂的强大的西方理性主义传统似乎常常使这类努力显得力不从心。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逻各斯中心主义”,预先设定世界具有一个内在的合理结构,即这是一个“物我两执”的世界,世界的扩展是“我”征服“物”的理性化过程。如果说这仅限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至启蒙运动时期,人对自然的征服就演变为人对人的征服。鼓起勇气的人们高扬理性主义的旗帜,宣称人类有理性设计身处的社会,理性让个人充满激情地拓延着人类社会的秩序。在某种意义上,社会可以被看作是具有…  相似文献   
3.
财富游戏:社会的非理性繁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慧之 《社会》2002,(6):13-14
游戏起源于符号暴力对现存秩序合法性的垄断;游戏过程中财富的相对易获得性掩盖了现实中"场域"对财富获得的重要影响.然而在非理性中我们又隐约瞥见了迈向理性化的影子.  相似文献   
4.
作为社会规训的儿童玩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慧之 《社会》2002,(10):8-9
玩具是什么?受不同学科熏陶的人会给出迥异的答案。营销学认为 :“玩具是生产者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提供的一种商品” ;心理学认为 :“每个人都有玩耍的童心 ,这种童心依靠玩具而释放出来” ;经济学认为 :“玩具是我国出口加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学认为 :“玩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开发儿童的智力”。那么 ,社会学又赋予了玩具怎样的意义呢?也许“成人儿童化”与“儿童成人化”两个概念太过于敷衍 ,但是 ,它们却提请我们注意只有从不同角度分别研究成人玩玩具与儿童玩玩具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对成人玩玩具的分析是晚近流行文化批判的…  相似文献   
5.
时尚与规训:生于70年代人的自我建构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时尚作为在某段时期内为社会中相当一部分人所认同与追随的生活方式总称,天生属于“权力-知识”的讨论范畴。它即时性、聚类性、易学性、喜新厌旧和唯美主义等特征与年轻人(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一代)的生存状态相互契合。本文试图从形象设计、格调孕育、人际沟通、娱乐消遣、心态把持五个角度,对时尚规戒力量是如何参与到年轻人自我建构中去的过程做一番现象学考察与解说。并在此时尚与个体同谋的自我生成基础上,提出营销学这一学科规训导致消费者市场诞生的理论假设。  相似文献   
6.
周慧之 《社会》2002,(7):22-23
诚信还是信任 新年伊始,"诚信"成为主流话语.银广厦事件震惊了会审业,朱镕基总理奋笔疾书"不做假账",而安达信黑幕则将诚信失落的事实再次昭告天下.最近的证券界高层不惜借股市的落寞而大手笔监管资本市场,无外乎是怀着将诚信变成制度的雄心与美好愿望.学术界,包括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伦理学家等,均以建设诚信为己任,希图从理论层面探讨如何增加社会、企业和个人的诚信.而实干家们,则立足于自身利益的算计,期望互惠性的诚信带来双赢的结局……种种讨论诚信话题的理由,无论是出于道德、制度、理论或功利的考虑,最终将诚信推向了时尚的高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