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7篇
综合类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1.
周荷初 《船山学刊》2002,(4):106-109
废名与晚明竟陵派在性情及散文创作方面的相似暗合之处 ,有来自时代与自我两方面的因素。他们都接近佛教 ,其散文创作明显受其影响 ,但废名解读佛理注重于以现代的文化意识予以观照。他们都具有传统名士孤傲拔俗的精神气质。为文强调自我心体带有回避现实的倾向。其散文都“涩味”较重 ,废名的作品表现为思路跳跃、语意曲折 ;竟陵派则偏于奇僻幽峭的境界。两者都刻意追求语体形态的“陌生化”效果 ,其创新的特色与晦涩难懂的局限并存  相似文献   
2.
郁达夫与公安派的个性解放要求 ,是以狂放与清闲两种形式表现出来的 ,实质上是愤世嫉俗的曲折流露。披露性灵 ,袒露自我 ,是三袁与郁达夫散文创作的共同特征 ,前者源于李贽的“童心说” ,后者主要受到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 ,故显得更炽烈、诚挚一些。他们的游记都追求“情与境会”的境界 ,且充满诙谐之趣 ,但前者多为名士笑谈 ,后者则于幽默之中寓有讽刺。  相似文献   
3.
张岱、王思任与俞平伯的散文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平伯的散文得益于晚明张岱、王思任等名士派的小品,但不是着意去模仿和沿袭,主要是两者间一种异代同声的感应共鸣。其成因在于各自所处的时代、家庭环境的影响,作为名士在心理特征、生活趣味和行为方式上的相近,以及文化传统的铸造。庄谐杂出、充满清高绝俗的静雅闲适之趣,是他们散文创作共同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4.
周荷初 《船山学刊》2003,(4):140-142
一“小品文”的文体概念,是一个流变的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必然有不同的理解。小品文虽古已有之,但以“小品”名集或指称某种文学形式,则始于明代中叶。如晚明陈继儒《晚堂香小品》、潘之恒《鸾啸小品》、王思任《谑庵文饭小品》、朱国桢《涌幢小品》等;也有辑录前代或当代小品的选本,如《皇明十六家小品》、《苏长公小品》、《闲情小品》之属。不以小品命名,实为小品专集的则有:郑元勋所辑《媚幽阁文娱》、卫泳的《古文小品冰雪携》等。不少论者都指出,上述明人选集显示了一个明显的偏至,即几乎将包括韵文在内的所有体裁都集纳于“小…  相似文献   
5.
林语堂肯定、发展了袁宏道崇尚自然的性灵观念。两者的契合 ,还导源于道家“顺乎自然”的“人性论”和“无为论”。自适求乐是林、袁共同的心理特征 ,但价值指向又同中见异。上述师法自然的美学意识落实到具体的文学创作理论 ,表现为主真情 ,倡“无法”和尚“质”求“淡”的审美旨趣  相似文献   
6.
小品文也包括以杂感、随笔为主,兼容序跋、诗话等的文艺随笔.这种体式在批评方法上偏于鉴赏,以情使笔,以趣为文,即事见理,以小见大,以形传神.晚明小品中的书画题跋最见特色.现代作家则承转了这种传统的文艺批评方式,并赋予它新的生命和色彩.  相似文献   
7.
周荷初 《中州学刊》2004,(4):129-131
姜夔与杨万里经历过相同的诗歌创作历程,都是从江西诗派入而又摆脱江西诗派,从而形成自己诗歌的独特风貌.七言绝句在二人的诗作中占有一半的比重,可以说是姜、杨二人诗歌的代表性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两人诗歌的特色.二人的七言绝句体现出不同的艺术品格,具体表现在回归晚唐与自立户门、陶写寂寞与自娱性情、言意不尽与奇峭多变、清虚雅洁与俚俗疏野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文学创作都有规律可循。青年学者刘海涛的《规律与技法》(新加坡作协出版)一书,即是探索微型小说的写作规律与技法模式的专著,这是新加坡作协第一次破例为一个外国学者出版的著作。微型小说这一体裁,顺应时代快节奏下人们追求“速效刺激”的审美需求,由崛起而兴盛,已经成为小说家族中一种独立的文体。有感于微型小说的创作理论还相当薄弱,长期滞留在一般经验描述的文章学层面,未能系统有序地展开理论探讨,海涛君从1988年起,便不断排除外界的困扰,而投身于这一难度较大的理论构建工程,至今已出版专著四本,发表论文60多篇,其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